剛上大學的蔡奕琳在朋友的邀請下參加了一場羽球的趣味競賽,從中她從完全不會發球,到後來能開始用假動作騙到對手,在這樣的過程中獲得了很高的成就感,也因此愛上了羽球。
因為蔡奕琳在趣味競賽中獲得了全國第一名,而有了機會可以直接參加當年九月份的國際賽事,在經過了三個月的集中訓練後,她代表臺灣飛往泰國、中國以及日本參賽,也因此踏上了羽球選手之路,一路打到世界排名11名的成績。
請繼續往下閱讀
起初蔡奕琳的家人是反對她走上羽球這一條道路的,因為高強度的訓練下會對她身體造成傷害,如:脊椎的壓迫及腳的負傷等等。但蔡奕琳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繼續打下去,選擇繼續站在羽球的舞台上,燃燒著她的熱愛,家人也在看到她的拼勁後決定一同支持她所做的決定。
奕琳媽媽笑著表示,她支持蔡奕琳繼續在羽壇上發光發熱。
「還是百分之百支持她,就讓她去打吧!看她能打多遠就打多遠,能打多久就打多久。」
現在讓我們看看蔡奕琳克服身體限制,努力奮鬥的故事吧!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章內容由「教育部體育署」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