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12/19

【身心障礙運動專欄】聽障者的平衡能力

根據衛生福利部於民國110年3月底統計,台灣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手冊)的人口有119.8萬人,其中聽障者佔了其中的10.4%,因此在國內每十位身心障礙者中就有一位是聽障者,並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根據衛生福利部於民國110年3月底統計,台灣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手冊)的人口有119.8萬人,其中聽障者佔了其中的10.4%,因此在國內每十位身心障礙者中就有一位是聽障者,並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聽障者外觀上與一般人相同,但在身心特質、動作發展與平衡能力上多少會因為聽覺障礙造成負面影響,有些聽覺障礙者親屬會因過度保護或者過度強調語言、說話及聽力的訓練而忽略運動的參與也可能是導致聽覺障礙者動作發展遲緩之因素。中重度聽障兒童雖然主要運動發展並無太大問題,但在年齡較小的兒童中靜態平衡與動態平衡能力皆較差。故以下介紹幾種簡易的平衡感訓練方法:

請繼續往下閱讀
  1. 閉眼單足立:單腳站立,另一隻腳放在站立的腳踝、小腿或膝蓋內側的位置,不同位置有不同難度。
  2. 走平衡木:可以用不同移動方式來進行訓練,例如:走、爬、跳步等,使用平衡木或其他平衡器材需特別注意高度及安全。
  3. 單槓練習:體會身體吊在空中的平衡感,利用不同的單槓技巧身體來保持平衡,例如:翻轉、懸掛、垂等。須注意下方應有保護措施避免摔下來。
  4. 跳繩遊戲:跳繩運動遊戲不僅能刺激前庭系統,增強內耳平衡能力。對於下肢肌力也有提升效果。
Photo Credit: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

本文章內容由「教育部體育署」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