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12/19

【身心障礙運動專欄】一起來認識盲人棒球

1975 年盲人棒球在美國芝加哥就已成立現在的國際盲人棒球協會National Beep-Baseball Association(以下簡稱 NBBA),正式的發展這項比賽則於1995年開始。

1975 年盲人棒球在美國芝加哥就已成立現在的國際盲人棒球協會National Beep-Baseball Association(以下簡稱 NBBA),正式的發展這項比賽則於1995年開始。

第一屆的世界盃盲人棒球錦標賽(以下簡稱世界盃)也是在明尼蘇達州舉辦,臺灣部分於 1996 年由愛盲文教基金會成立了第一支盲人棒球球隊,成軍不到一年,就參加了1997年第22屆世界盃,在短短三年間台灣盲人棒球又有6支球隊,更在2000年更在臺灣舉辦了第26屆世界盃,邀請國外8 支球隊到臺灣進行球技的切磋與文化交流,讓世界看見台灣。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盲人棒球主要是一項透過明、盲合作的一項運動,有別於以往視障者一對一的運動模式;盲人棒球在場地、設備、規則方面皆不同於一般的棒、壘球。盲人棒球所使用的是器材包括球及壘柱,皆會發出聲音,盲人棒球需要透過長時間的練習,而且需要克服打擊的動作調整及跑壘方向的定位,才能讓選手們發揮最大的實力,結合明盲合作,讓視障者有機會運動身體去打擊、接球、跑壘等,縱使失去了視力,但身體活動還是必須存在,進而轉變成一種運動表現,期待慢慢的透過政府及民間的推廣,在未舉辦過盲人棒球比賽的縣市進行比賽,讓更多民眾看到盲人棒球。

Photo Credit: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 

本文章內容由「教育部體育署」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