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12/19

【身心障礙運動專欄】一起來認識輪椅網球

輪椅網球的球場與球拍都和一般網球的規格一樣,兩者不同的地方在運動員使用特別設計的輪椅。

1989年國際身心障礙奧林匹克委員會成立 (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 IPC),承擔了舉辦身心障礙奧運會的責任,國際身心障礙體育運動就更加興盛起來,隨著身心障礙運動的整體發展,輪椅網球也慢慢興起。

輪椅網球的球場與球拍都和一般網球的規格一樣,兩者不同的地方在運動員使用特別設計的輪椅,球可以落地彈跳兩次,第二次彈跳可以落在場地外面,台灣也在1994 年由日籍教練久下邦裕首度來臺講習,1995 年由國際裁判趙晉棣先生引進臺灣,並協助「臺北市肢體殘障運動協會」成立第一支輪椅網球隊,同年「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取得 IWTF 會員國資格,正式加入國際運動組織。

請繼續往下閱讀

1998 年「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選派二男(陳玉霖、劉蒲生)、二女(呂碧文、徐筱芸)第一次參加「英國世界輪椅運動會」,在網球公開級贏得四金一銀一銅的成績,並在2002 年臺南市政府將輪椅網球列入「身心障礙者全國動會」比賽項目。

輪椅網球是一個充滿陽光並且需要與人合作的球類運動,對身心障礙者來說,是一個可以建立自信並且獲得健康的運動項目,每年全球有將近200場的賽事,我國參與輪椅網球的人公開組及A 組男選手約有 48 名、公開組女選手約有 10 名,。參與國際輪椅網球賽事的排名人數男女生各有 6 人,以肢體障礙37萬人來說算是相當少,所以希望越來越多人來參與輪椅網球。

Photo Credit: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

本文章內容由「教育部體育署」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