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1/18

直排曲棍球的世界冠軍計畫—劉春來:「投入十年,去挑戰一個不可能的巨人!」

2022 年的滑輪世錦賽,劉春來教練帶領的直排曲棍球隊打出了隊史最佳成績:成男隊第六名,青男隊更是摘下金牌!這一面金牌,是劉春來期待多年的目標,也是他與選手努力付出十多年後,最甜美的收穫成果。

作者:Darco

說到高雄的小港區,許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小港機場,許多從小港機場起飛的班機,都會飛過大坪頂直排輪曲棍球場的上空,這個一般人到高雄不會造訪的角落,是直排曲棍球隊疾速飛鷹多年來的訓練基地。

2022 年十月底在阿根廷舉辦的世界全項目滑輪溜冰錦標賽(下稱世錦賽),臺灣的直排曲棍球隊打出了隊史最佳的成績:男子青年隊拿下冠軍、男子成人隊也拿下第六名的佳績。帶隊打出亮眼表現的教練正是疾速飛鷹的總教練劉春來,球隊裡超過八成的選手也是來自疾速飛鷹,而這一面金牌,是劉春來和一群選手苦熬超過十年的甜美成果。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多人都會覺得說,好像拿得很容易,其實這十年來我們幾乎是不眠不休,幾乎所有的球員,扣除讀書,就是打球,他沒有任何娛樂或是任何業餘的東西,」聊著世錦賽的過程,劉春來的言語中難掩一絲驕傲:「所以我們的感受其實是非常巨大的,就是你幾乎是投入了十年,然後去挑戰一個不可能的巨人。」

「我們真的贏了下來。」

一場曲棍球的夢

二十多年前,帶著喜歡打球、溜直排輪的心,劉春來創立了疾速飛鷹這支球隊,起初涵蓋了多項滑輪項目,不過到了第三、四年起,就著重發展曲棍球。劉春來很早就做過仔細評估,認為臺灣在直排曲棍球上是有未來性的。「成立球隊的時候,就告訴他們:我們的目標是世界冠軍!」

這番豪語,曾經面對其他人「你想拿冠軍?臺灣一百年也拿不到!」的嘲諷,更現實的挑戰是,球隊早期連合適的練習場地都沒有。「我們在柏油路上打曲棍球,我們打過籃球場、停車場、網球場,甚至打過一般的公園,哪裡有空地,我們就練。」劉春來細數以前的練球地點,包括太平國小、小港停車場、紅毛港國小、大坪頂公園,就像是在高雄畫一幅實景的曲棍球地圖,練習環境非常刻苦;後來在林宛蓉議員的爭取之下,才讓疾速飛鷹終於有了大坪頂球場這個家。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坪頂直排輪曲棍球場|作者攝

經過多年發展,疾速飛鷹已經是個頗有規模的俱樂部,球員來源主要是高雄人,也有部分選手是每個週末專程從其他縣市到高雄練球,甚至有選手為了打球,特地將戶籍轉到高雄。許多球員都在這裡練了十多年,部分出社會的選手也開始轉為執行教練,持續在疾速飛鷹協助新進的孩子。

規劃球隊訓練內容的責任,依然由劉春來主導。不同於常見的高強度爆發力、重量訓練,劉春來希望選手在練習時可以有更多「玩球」的感覺。「我們採取遊戲型的訓練,他來就像是玩,他就玩一整天。」雖然球員的身形看起來比較瘦弱,但是這樣的練習模式可以練出更強的心肺功能,打球時可以保有更好的續航力。這樣的訓練聽起來輕鬆,不過球隊的練習量非常大,主因在於劉春來非常重視基本功,強調球員必須具備非常穩健的基礎,才有可能在國際賽事跟頂級隊伍抗衡。「我們球隊的基礎(訓練時間),大概是其他球隊的十倍。」

作者攝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戰術層面,劉春來更是花了多年時間研究。「我們在做評估的過程中,我們認為如果我們的東西跟歐美的戰術做到一樣,那也許我們有辦法贏過歐美。」約莫十年前,劉春來就開始鑽研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戰術,過了幾年,開始著手設計適合臺灣的戰術。

而選手的意志力和決心,也是重要因素。劉春來以疾速飛鷹的主將,這次世錦賽成男組的隊長趙御翔為例:球隊的練習時間是每個週末的早上和下午兩個時段,他為了練球,選擇將補習安排在中午的休息時間;到了長假,也幾乎都在球場度過。「他的暑假以六十天來說,至少是練五十天。要找一批孩子,所有的暑假都沒有出去玩過,都賴在這裡,一年只休四天的年假,其他時間都在練球,其實很難再找到同樣一批人。後面要跟上來的孩子,也沒幾個人會像他們這麼瘋狂。」

從小港飛向世界之巔

這次的世錦賽,臺灣青男隊在預賽四戰全勝,以分組第一進入淘汰賽,先在八強以 13:1 擊敗南韓,四強面對曲棍球強國捷克,打出 10 比 1 的精彩一役。進入冠軍戰,臺灣面對另一強敵美國,卻在開賽後一度陷入 0 比 2 的落後局面。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