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肌力體能訓練】系列文章之重點整理

第一主題【肌力體能訓練】將為你帶來基礎的概念及理解訓練的本質,本系列文章看完,你會有明確的方向,在往後的文章中能更快速的吸收知識,也會讓你重新定義肌力體能訓練,本篇文章整理了各主題重點,依序閱讀後將更易理解。

何謂肌力體能訓練(文章連結)

肌力體能訓練是以各種訓練法,提升人體運動能力為目標的「訓練」

訓練法通常使用各種重訓器材,如槓鈴、啞鈴諸如此類的外部負荷,透過負重潛力高的人體自然動作,像是深蹲、硬舉、臥推等動作,達到整體力量的成長,力量的成長帶來了一系列的效益 – 處理日常瑣事更游刃有餘、逆轉人體內建的退化機制,最重要的是得到運動能力的提升。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訓練須滿足「建立能力」及「長期進步」兩樣特質,每次的訓練是否在你身上留下進步的足跡,就像對樹苗施肥、澆水,細心呵護使它成長茁壯,不單單只是流流汗、消耗體力這麼簡單;一次次的練習是否環環相扣,使在你身上建立的能力,持續堆疊、成長,不會只是曇花一現,花了時間、心力,卻什麼都沒有得到。

體能訓練(文章連結)

體能訓練是針對能量系統,給予強度和訓練量的刺激,並給足恢復,預期進步。

安排體能訓練可以這樣做:

  1. 了解你的運動項目或特定目標的能量系統之特性,如高強度、高爆發的磷化物系統;或是低強度,長運動時間的有氧系統。選擇對你來說最關鍵的系統加以鍛鍊,期待該能量系統效益變好。
  2. 運用「運動強度」及「持續時間」的反比關係,設計體能訓練。運動強度越高能持續的時間較短;運動強度越低持續的時間能較長。運動強度代表著運動當下所受挑戰及全身動員的程度,持續時間會以距離或時間表示。如100公尺全速衝刺,大約在12~16秒之間(以運動員為例),因時間、距離短,所以可以毫不保留的提高速度,這段時間,人體最快速、最具爆發性的能力都會用上,所以它屬高強度運動;將挑戰提高至10公里慢跑,大約需耗時1小時以上,因整體距離、時間較長,人體會以持續供能、提高代謝為主要目標,運動強度被迫降低,屬於低強度運動。
  3. 以間歇的方式,設定符合能量系統的運動時間,配合適當的休息秒數,反覆刺激在對的能量系統,使之進步。 Ex: 80公尺衝刺/休息3分鐘 *8趟 – 磷化物系統。

肌力體能怎麼練(文章連結)

健力、舉重、健美訓練≠肌力體能訓練

請繼續往下閱讀

肌力體能訓練並不是一個「專項」,他是一門「訓練」,最大的目標是提升人體運動能力,對目標有幫助的工具都能使用。為提高力量的最大肌力訓練;為提高爆發力及發力率的舉重改良動作;為提升肌肉量的功能性肌肥大及單關節補強;為擁有靈活自如身體而進行的跑、跳、移動等訓練。並不是要把以上工具練到最強,而是活用這些工具,達到最終目的–提升人體運動能力。

肌力體能教練的角色(文章連結)

運用自身經驗及知識,帶領學員在「訓練」這條路上進步,肌力體能教練必須能夠靈活使用各種訓練工具,如課表編排、動作教學、週期安排等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持續進修及自律的習慣,不斷精進自己的「系統」,才能夠勝任學員的引導及陪伴者角色。

以上是關於【肌力體能訓練】系列文章之重點分享,如對各主題有興趣,可以參考先前文章。下個主題將分享【提升運動表現】,會從基礎概念進階到實務上的做法及建議,對該主題有興趣的讀者,歡迎追蹤我的IG臉書或關注部落格,取得最新的訓練知識。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