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1)【公牛開季分析】
(2)【熱身賽逐場分析】
(3)【例行賽 G1-10 逐場分析】
(4)【例行賽 G11-20 逐場分析】
(5)【例行賽 G21-30 逐場分析】
(6)【前兩戰賽後分析】
比賽開打前,我在個人的粉絲團都會提供觀賽重點,從這場比賽開始,我們列出當時的觀賽重點、加上賽後的心得,來做為之後每場戰報的文章格式,直到有所改變。
【觀賽重點】
最近太常對紐約尼克,雖然他們中斷連勝,但還是非常有氣勢。我們需要 Ayo Dosunmu 跟 Patrick Williams ,拿出年輕人該有的血性,特別是可能還是有諸多本季輪替球員會掛傷號。
另外,三巨頭間的進攻聯繫,會不會像上一場對亞特蘭大老鷹突然又斷線,也是該關注。而我們的外線這幾場都保持火燙手感,連續四場都在 40% 以上,雖然那已經不是贏球的必勝密碼。
【賽後心得】
這是一場令人值得欣喜的勝利,不只是因為連續兩場贏在最後一球。
當然,紐約尼克本身的罰球問題是直接敗因,但我看到的是當 R.J.Barrett 打出生涯代表作時, Zach LaVine 願意去領銜防守他、而且每一球把個人單防做到很紮實,而在 DeMar DeRozan 投進致勝逆轉球前,這個 Play 是由 LaVine 幫他做擋人、製造出有利於 DDR 的對位。
此外, Patrick Williams 、 Ayo Dosunmu 跟 Coby White ,也都有在該站出來的時候站出來。
這是場有很多東西值得玩味的比賽,包含了 RJB 是不是能夠在這場比賽之後,讓大家記得那年的選秀是三強鼎立,追上 Zion Williamson 跟 Ja Morant ,而這場少了 3 位平常會打到四號位球員的芝加哥公牛,居然派上了 Nikola Vucevic 跟 Andre Drummoond 同時在場的陣容。
公牛的問題解決了嗎?未必,因為我們這幾場球的三分手感,是不是能夠持續維持下去是個問題,而對於防守籃板的保護也還不夠好,但我們至少看到三巨頭又開始連線起來,特別是這當中 LaVine 去做了很多嘗試跟改變,這顯然也影響跟帶動的團隊氣氛。
我特別要提一下 White ,在這幾場他的上場時間跟角色逐漸擴大,即使數據上來看,並沒有特別出色,但是他在場上做的事情,越來越少錯誤;雖然在後衛看起來人滿為患的公牛,他的角色跟時間有千百種理由可以抹去,但公牛的養成計畫以及傷病狀況,讓他一直仍然有一席之地。
【關於 R.J.Barrett 】
如果不是罰球跟 DeMar DeRozan 的逆轉跳投,這應該是重新讓許多人再次定義 R J.Barrett 生涯高度的一場比賽。
當年的三大新秀,其他兩位 Zion Williamson 跟 Ja Morant 都已經穩穩走上球隊核心跟頂薪之路,唯獨 RJB 雖然留下一定實績,但是球技養成跟定位,都還存有許多待證明之處。
其中,從他第二年開始帶領著他的總教練 Tom Thibodeau 過去對於新人育成給人的印象,以及在進攻上的相對保守跟過時感,也讓人對於他是否能跟上側翼時代,養出或精煉作為 franchise 等級側翼所需具備的技能,感到憂心。
不過,在這個十二月,隨著 Thibs 在另外一個側翼也選擇用上年輕的 Quentin Grimes ,兩個人同時隨著紐約尼克的戰績起飛,在本月 RJB 能以 59.4% 的真實命中率,拿下 23.7 分跟 6.0 籃板,而且每場可以製造 6.6 次的罰球。
作為在本月份被他肆虐三次的對手,他在時間差跟節奏的判斷,還有對於自己對應的防守對位,有哪些優勢可以運用這些點的掌握,令人印象深刻。
你們對於他的天花板,有甚麼看法呢?
跟公牛球迷交流可加入【公牛球迷討論社團】
更多好文請到全新【AhUtopian的運動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