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筆者要在文章開頭向各位巨人球迷慰問。筆者花了整整一個周末,在寒冷的夜晚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堆。最後卻看到自己的分析文章,在不到兩天的時間直接作廢,心中難免有所不甘。但與你們心中對於這事件發展的悲戚與對巨人球團的恨鐵不成鋼相比,其實極為渺小,不足掛齒。因此,這邊先跟你們致意。
好了,那麼現在筆者決定以一位非巨人迷的局外人角度,來評斷巨人現在的處境與這個冬季的操作。筆者也會對於巨人未來的操作,提出一些方案給大家參考。那就和過去提及交易報價的文章一樣,筆者提的交易,一定是「爛交易」,畢竟筆者的判斷是根據近年趨勢而不盡然符合交易各方的需求。所以基本上交易提案的方向主要是在於目標球員,而非交出的包裹。
前情提要:Correa進來了,Correa又出去了

關於巨人這個冬天的計畫,在談論巨人簽下Correa的動機時就有談到。簡單來說,Zaidi的計畫是希望在今年冬天的自由球員市場上,能夠簽下一名指標性的打者成為球星,再搭配一些具備運動能力,實力先發等級以上的野手,補強球隊的打線深度與整體防守。巨人在2023年的目標不盡然要爭冠,但是重返季後賽是首要任務。
Zaidi在季後的記者會上闡明了上述的期盼和方向,也透露巨人手上的資源足夠去爭取任何可行的目標後,外界就已經盛傳巨人將Aaron Judge視作頭號目標,而事實上他們的競逐也是在最後一刻,被紐約洋基老闆Hal Steinbrenner的臨門一腳畫下句點。巨人也很快就把目標移轉到Carlos Correa身上,並與其簽下長約。
就在一切看似大勢已定,巨人卻宣布延後Correa的入團記者會,因為巨人向Correa經紀人Scott Boras表示自己對於Correa的健檢報告有疑慮。根據《舊金山紀事報》隨隊記者Susan Slusser的報導與轉述,消息來源指出Boras和巨人對於Correa在2014年因為右腓骨骨折接受手術的傷病史有疑慮,而後者也表達想要繼續商討合約事宜。當然,由於過程涉及美國的「健康保險可攜性與責任法」(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簡稱HIPAA),巨人無法洩漏其中涉及隱私的細節,但無論他們有沒有如Boras所言未進一步連絡,Boras也不會因為巨人的疑慮,而選擇讓步。恰巧紐約大都會老闆Steve Cohen早就覬覦Correa已久,所以巨人和Correa的緣分,就在這關鍵十二個小時後徹底瓦解。
事情有如此的轉折,一般來說並不是制服組的決定,畢竟Zaidi的團隊一定有做足功課和研究,才會去說服球隊高層出錢買人。而這種鉅額長約,就算在達成協議後有些顧慮,也不至於會出現這般的轉折。更何況,巨人媒體公關早就已經表定入隊記者會時辰,更使用Correa的肖像宣傳明年球季季票。種種跡象告訴我們巨人球團在延後記者會那天以前,基本上已經準備好迎接Correa入隊。
因此,Correa最終無法加入巨人,主要有兩個可能,一個是原本外界臆測,是老闆Charles Johnson與其兒子Greg Johnson等經營者對Correa的合約內容,無論是金額或年數有所顧忌;而另一個,則是Correa的腳部狀況確實令人卻步,畢竟在Cohen證實簽下Correa不久,大都會在對Correa的健檢中發現同樣的問題,也造成了大都會與Correa陣營雙方更多的斡旋和爭議。當然,會不會是今年重金網羅各方好手的Cohen反悔,這也是個可能。但畢竟這篇文章是要談巨人的操作,這部分就暫時不討論。
在大都會與Correa的簽約過程出現波瀾前,巨人成為美國棒壇的笑柄。為什麼?因為就在巨人據傳為了Correa八年前的傷勢猶豫的同時,他們已經要在接下來的兩年,付給Mitch Haniger和Michael Conforto兩位實力良好但傷病史豐富的外野手年均3.25億美金的平均年薪(Annual Average Value,簡稱AAV)。乍看之下,巨人的操作與原報導中的態度相互牴觸,格外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