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文章:
(1)【公牛開季分析】
(2)【熱身賽逐場分析】
(3)【例行賽 G1-10 逐場分析】
(4)【例行賽 G11-20 逐場分析】
(5)【例行賽 G21-30 逐場分析】
比賽開打前,我在個人的粉絲團都會提供觀賽重點,從這場比賽開始,我們列出當時的觀賽重點、加上賽後的心得,來做為之後每場戰報的文章格式,直到有所改變。
【觀賽重點】
首先,在 Alex Caruso 確定缺陣,以及 Javonte Green 、 Derrick Jones Jr. 都還處在出賽存疑的情況下,公牛的三巨頭必須有人在防守上挺身而出是必然的,包括由 Zach LaVine 對上 Jalen Green ,又或是 Nikola Vucevic 對上 Alperen Sengun 。
火箭在三分的攻防端表現都是聯盟倒數,但是卻很會搶進攻籃板,這個搭配有沒有覺得跟哪個最近的對手類似?就是近來三戰兩次打敗我們的紐約尼克。
必要時利用雙塔或是區域防守,來鞏固防守籃板,避免在連續的二次進攻當中,讓火箭不成熟的進攻體系打出感覺。
也或許,讓近來蠻常被給予防守重責大任的 Patrick Williams ,去防守進攻端威脅比較大的 Sengun ,而 Ayo Dosunmu 的防守型態,應該是比較合適對上 Kevin Porter Jr. 。
公牛會不會主動開啟對 Dalen Terry 的使用呢?他的特性也蠻合適在這場比賽登場,對於新秀來說,在這種對手也都是由跟自己年紀相仿球員的比賽出陣,特別容易激起成長跟爆發的火花。
【賽後心得】
當有人想省力到關鍵時刻再來出力,你在省力的階段只要手風不順,又沒有其他可以點燃鬥志的球員在場上,對方很容易把那個「只要我們拼就拼得贏」的氣勢打起來,而你滅不掉;尤其對方又是累積了年輕天賦的隊伍時,他們發現大膽嘗試犯的錯,是可以拼回 second chances 的時候,就敢於做各種天份 showing off 。
對上奧克拉荷馬雷霆跟聖安東尼奧馬刺的意外敗戰,紐約尼克的二連敗、對上殘陣的明尼蘇達灰狼慘敗還有這場對上休士頓火箭,都是如此;這場的比賽,對於芝加哥公牛球員在場上的感受,就是溫吞,搶個 long rebound 、卡位、爭奪 loose ball 。
如果我們會因為少了 Alex Caruso 、 Javonte Green 跟 Derrick Jones Jr. 就忘記怎麼拼鬥,那問題真的不小。
細部的球賽觀賽重點當然有很多,例如公牛很多看似流暢的外圍導傳,都缺少了中間導傳球員的三脅意識,像有一球傳到左邊 45 度角的 Patrick Williams ,對方就已經完全沒有要撲這顆,甚至是已經預判到會再傳到底線的 Zach LaVine ,直接在一守二的狀況下直接踩過去底線,然後 Paw 沒有意會到自己已經是最大空檔的人,以及防守者的意圖,照樣傳下去。
然後,前三場都還蠻大量在開賽初期餵球給 Nikola Vucevic 的低位進攻,但這場是因為對面陣容的 Alperen Sengn 跟 Jabari Smith Jr. ,就放棄先從低位打起,還是覺得對方後場的防守更為容易突破?
回到前面的溫吞,這隻公牛的建軍到目前為止給人的感覺是「全面但沒有特色」,好像每件事情都有人可以分攤個這麼一點,卻又說不上哪一項真的特別的強;而這樣的建軍特色,遇到了 DeMar DeRozan 這樣單項特長磨練到極致的球員,缺少有效的接著劑時,就出現摩擦。
公牛在本場比賽之前,在上半場取得領先之後是保持全勝的,這個勝利的底線又再被自己給打破了,當一個球隊過去累積出贏球的方程式或底線,在陣容沒有什麼大變動的情況下,一個一個被打破時,已經是不動則退。
跟公牛球迷交流可加入【公牛球迷討論社團】
更多好文請到全新【AhUtopian的運動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