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WBC中華隊] 張育成婉拒WBC參賽的公關災難!?

2022年最後一天,去年唯一在大聯盟拼搏的旅美好手張育成宣布為了備戰新球季,婉拒了WBC中華隊參賽,引發軒然大波。

作者:若林源三

n88556813

總算有比較正常文章搞對重點!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不爽的點是自己挑了遊戲規則,卻又那副姿態總有一天為我加油?哈囉!請問這位球員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如果沒有列管但書身份,根本不該情勒球員冒著職涯風險出賽,這點已經有越來越多球迷能理解甚至支持!
如果支持張先生的理論能成立,那每個人的未來誰沒影響,為何有人有特權閃避?國家隊召集小組也是很有事,自己自降格!
不用多說什麼,光是看看南韓棒球隊多少例子,甚至連藝人幾乎也只能一直拖延,最終還是得乖乖進去……
原本就沒有特別愛張先生,但覺得至少也是僅有還在MLB台灣球員,多少關心支持一下,沒想到出了這件事情後,連最後支持他這點,我可能都做不到了吧?

lu9028109

對啊,問題在於組訓小組應該直接徵召就好,幹嘛詢問?教召有先詢問意願的嗎?

21號

翻開歷史他也不是第一個拒絕徵召的, 為什麼這次鬧這麼大? 是不是擋到誰的財路?

若林源三

主要是兵役問題 ,再來是他目前無約在身 ,2006王建民當時是紐約洋基出面希望別徵召 ,再者儘管其他球員有類似狀況 ,但都有參加過一級賽事 ,例如王建民2004在雅典奧運的好投

21號

有合約生活有保障,沒合約更要為生活著想不是嗎? 要是跟高國輝一樣受傷誰能承受?

若林源三

@21號 我想這個問題應該還是回歸到兵役問題 ,如果沒有兵役問題為了未來生活婉拒當然沒問題 ,但是現在他是卡著兵役才會引起爭議 ,如文中所說 ,我們每個男生也有自己未來的生涯規劃 ,但是我們無法拒絕當兵的徵召 ,列管球員徵召算是教召的概念 ,今天堂而皇之的以未來生涯考慮拒絕教召才引發大家炎上 。

21號

@若林源三 如果以教召的觀點看, 教召是可以按規定申請免召的

陳柏羽

所以你贊成享受了福利卻不履行承諾?你贊成走後門?

21號

那現在只當四個月的算不算也享受福利?

陳柏羽

@21號 4個月兵役是法律規定的,你自己可以查一下。

佳偉

他不是第一個拒絕徵招的,但應該是第一個列管然後拒絕徵招的!
連『炸傷』這理由都不想用的人

sky

只有這篇正常 其他一堆洗地仔噁心透頂

2022年最後一天,去年唯一在大聯盟拼搏的旅美好手張育成宣布為了備戰新球季,婉拒了WBC中華隊參賽,引發軒然大波。

歷年來,也有台灣大聯盟及旅日好手婉拒過國家隊徵召,其中最有名選手為2013年的陳偉殷,當時陳偉殷有傷在身的情況下,以陪小孩為由婉拒參賽,雖然有許多球迷不諒解,但是仍未有這次爭議大。最主要原因在於兵役問題。眾所皆知,在台灣的棒球選手若得到國際賽名次皆可申請補充役,服役12天後列管五年,即可完成國民當兵義務。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育成在2019年亞錦賽參賽後取得補充役資格,仍需接受列管五年,在目前現有最高等級的WBC比賽中,各國皆努力爭取球星為國參賽的情況下,全台目前在最高層級打球的選手卻以備戰新球季拒絕加入,而諷刺的是這兩天的新聞稿中,皆看到台灣的教練替其緩頰,以尊重球員的意願來決定最後的35人的名單,只要張育成並不在最後35人名單中,原則上就沒有徵召上的問題,因為無從徵召,自然也沒有違法的現象,但是這樣的做法完全踐踏了國家的法規,也激起大家的憤怒。當兵是身為台灣人的義務,每個人在入伍或教召時多半不會是自願的,不入伍則違反法律規定,可能面臨刑法制裁。然而身為列管球員卻可以堂而皇之以為備戰大聯盟新賽季為由而拒絕。這才是球迷憤怒點的所在。

這件事情也顯示著整個台灣棒球公關的災難,以張育成的角度來看,就算其真的不想參加WBC,在態度上也應該低調進行協商,即使在35人名單內,若新加入球團後,也可以請球團協助希望備戰婉拒,這樣可以使焦點不在其自身意願上,而由球團承擔。而在現在無約在身的情況下自己主動宣布婉拒參賽,之後IG上的發言表示總有一天每個人都會為其鼓掌,這樣的言論並無益於解決婉拒的災難,反而使更多球迷加入聲討的行列當中。

理由在於張育成自己破壞了遊戲規則,身為中華民國國民,當我們無論任何身分、收入皆履行義務時,看到應該履行義務的人光明正大踐踏了這個規定,仍持續表達高傲的態度,這是對整個制度即並不情願仍願意遵守遊戲規則人的一大諷刺。同樣的例子在南韓LG的球員吳智煥身上,吳智煥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時,當時擺明不願意入伍,希望藉由亞運奪金換取免役,引起南韓國內軒然大波,甚至當時許多南韓百姓希望南韓輸球。儘管最後吳智煥免役成功,也使南韓直接縮減了警察廳的服役球隊,使30名本有機會可以在服役期間繼續打球的球員資格喪失,同時南韓老牌教練宣銅烈也黯然下台。

另一方面中職組訓委員這邊也有許多公關上的問題,首先並未了解張育成本身的狀況和一般球員不同,一般球員並未在列管期間,故可徵詢其意願,然而張育成的狀況其為列管球員,理應只有告知其要參賽的決定。然而中職組訓委員這邊維持對所有球員統一進行意願得到張育成的婉拒後,其出面的言論多是尊重其選擇,這並不是一個正確的高度,身為組訓委員並未在最高等級的一級賽事中了解各個球員的狀況(例如張育成是列管球員,只要告知徵召即可),以及在一級賽事理應要組最強球隊之時,當現今台灣最強內野手拒絕參賽後,第一時間並非表達會努力爭取其參賽,而是以妥協的態度來應對,自降格局的做法,使球迷對此次組訓也產生不滿情緒,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應對。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