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聊起 Aaron Gordon 這名球員,你會想到什麼呢?
是他剛進 NBA 時勁爆體能帶來的防守幻想嗎?抑或是和 Zack Lavine 於 2016 年互秀神技的灌籃大賽?還是灌籃大賽慘遭 Dwyane Wade 投出九分最終再次於灌籃大賽落敗的迷因?又或者是他長期被球迷嘲笑什麼都不精的籃球技術?
剛進聯盟的 Gordon 的確給人有許多幻想,強壯的身材、勁爆的體能外加良好的防守意識,原以為會往 3D 型前鋒的方向去養成,沒想到當時球隊養成混亂的奧蘭多魔術硬是讓 Gordon 開發出了一定程度的持球能力和分球視野。
就在大家都覺得 Gordon 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全能小前鋒代表時,不夠好的運球技術和投籃手感限制了 Gordon 的成長,既扛不下球隊一哥的責任,又長期受到傷病的影響,最終在 20-21 球季被大甩賣的魔術交易到丹佛金塊。
當時的丹佛金塊上個賽季才殺進西區決賽,核心明確,且輔以多名兼具潛力與實力的球員,雖然把球隊相當倚賴的後場大鎖 Gary Harris 交易出去,但換來 Gordon 就是希望能夠補強球隊一直很弱的側翼防守,且也需要幫雙腿逐漸老邁的 Paul Millsap 找來接班人。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相當看好這筆交易,一來金塊需要這樣充滿活動力且攻防一體的前鋒,二來 Gordon 終於能夠進入真正有系統且有競爭力的球隊,這樣一個看起來雙贏的組合,卻在交易完成不久後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
Gordon 一披上金塊球衣,金塊的先發五人隨即展現出傲視聯盟的進攻表現。有 Murray 和 Porter 等優秀的外圍射手拉開空間,再加上史詩級的策應中鋒 Nikola Jokic 串連進攻,體能勁爆的 Gordon 馬上就打出了相當高效的表現,雖然場均 10 分是繼生涯前兩年後最低的得分,但投籃命中率來到生涯新高的 50%,而他的活動力與分球視野也為金塊的外圍射手創造更多機會。
就在金塊以一波連勝,不僅宣告交易非常成功,且頗有問鼎總冠軍架勢之時,在一場與金州勇士的比賽中,Jamal Murray 無碰撞倒地,左膝前十字韌帶撕裂的傷勢讓他一躺就是兩個球季。再加上 Michael Porter Jr 也在 21-22 賽季因為背部傷勢整季報銷,原先只是來當拼圖的 Gordon 一下子又成了球隊相當倚賴的核心戰力。
在 20-21 賽季,球隊必須得在少了 Murray 這名主控兼外圍單打手的情況下,盡量在季後賽走得更遠。此時 Gordon 又必須操起過去在魔術的老本行,增加自己的單打次數,且以中距離出手為主要得分手段。
第一輪面對拓荒者,金塊還能以高大的前鋒群持續衝擊拓荒者的禁區,有驚無險的闖過首輪,但在第二輪遇到戰力更加完整的太陽,苦於後場幾乎沒有合格的防守者,Gordon 必須常常親手去跟防 Booker 或 Paul,這讓他疲於奔命,原先就不穩定的持球單打變得更加低效,最終整個季後賽場均只以 43% 的投籃命中率攻下 11 分,金塊也就這樣被太陽橫掃出局。
21-22 賽季時,季前就傳出 Gordon 配合球隊規劃,著重加強自己的外圍投射和低位技術,為的是能夠接下過去 Millsap 在禁區橫衝直撞的責任。但隨著 Porter 開季狀況不佳,且隨即整季報銷,Gordon 終究必須承擔起那些他不擅長的工作。
但在 Jokic 身邊打球,終究比他過去在魔術必須扛起球隊來得容易。在 Jokic 的打法逐漸魔球化後,Gordon 獲得了更多在肘區或禁區持球的機會,而他也一改過去一經碰撞就想翻身跳投的壞習慣,更加利用自己的身材優勢去爭取空間。而金塊總教練 Mike Malone 也看出 Gordon 在禁區如果取得錯位機會會是多麽有威脅性的殺器,不僅畫出讓 Gordon 經由掩護取得錯位的戰術,也時不時讓 Gordon 執行早攻,讓運動能力強的他搭配 Jokic 的長傳,在對方防守還沒落位時就先單打後衛得手。
雖然金塊受限於傷病問題,無法在季後賽中闖進第二輪,但 Gordon 已經該賽季繳出場均 15 分 5.8 籃板 2.5 助攻 0.6 抄截 0.6 阻攻的全能成績,且投籃命中率 52% 更是生涯新高,跟過去魔術時期命中率從未超過 48% 有著明顯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