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 2023 年,NBA 即將進入下半賽季。不僅是明星賽準備到來,陣容補強的最後機會「交易截止日」近在眼前。回顧洛杉磯快艇至今為止的賽季成績,雖仍有 21 勝 17 敗暫居西區第五,內容卻不盡理想,上半季依靠較甜的賽事才站穩排名。利多消息是,Paul George 與 Kawhi Leonard 都已健康歸隊,且狀態絕佳,然而...僅此的快艇足以衝擊總冠軍嗎?
夏季補強尚無效果
說起快艇陣容最大缺陷仍是中鋒,自從夏天 Isaiah Hartenstein 投奔紐約尼克後,一直都沒有變過,本季只有 Ivica Zubac 獨挑大樑,且十分仰賴 Nicolas Batum 擔任小球中鋒。一旦雙星無法穩健出賽,快艇即無法擺出具有身材優勢的鋒線海。球團並不是沒有試圖解決陣容缺陷,只是在休賽季優先選擇前明星後衛 John Wall,填補控球後衛的缺口。
回顧休賽季操盤,快艇將唯一具有吸引力的補強合約(迷你中產約 600 萬)交給被火箭買斷的 Wall,捨棄上季表現亮眼、化學反應極佳的 Hartenstein。儘管後續尼克開出的合約是高於迷你中產的 2 年 1600 萬,然而從外電以及 Hartenstein 本人態度猜測,倘若快艇願意提供 1+1 年 1200 萬,雙方是有機會再續前緣。然而前明星控球的誘惑就近在眼前,且只需要少少的代價,有誰能抗拒呢?在控球後衛上有疑慮的快艇,最終還是選擇 Wall,並與有 7 尺 2 吋身高的 Moses Brown 簽下雙向合約作為中鋒備案,留下最後一格的正式名單展開賽季。
季前的期待最終是落空了。首先是 Wall 與快艇團隊的磨合欠佳,除了快攻切入依舊俐落以外,缺乏外線射程與不能適應無球打法,反倒成為主力球員中淨勝值倒數的成員,並未能融入進攻體系。(可參考《初探 John Wall 回歸表現》一文)。另一方面,George、Leonard 於賽季前段因傷缺賽,而季前才續約的 Robert Covington 更遭到教練冰凍棄用,讓號稱有鋒線海的球隊,屢次派上三後衛使防守成為一大漏洞。
至於 Moses Brown 即便有進步一些,但離合格的 NBA 等級輪替,仍有好一大段差距,場場隨隊登錄並未曾下放置發展聯盟,其合約限制的 50 場出賽即將期滿,快艇勢必得做出抉擇,找到最後一名球員填補缺口。
快艇需要什麼樣的球員?
考慮到 Wall 仍在陣中,再加上先前 Rajon Rondo 的控球實驗失敗,以及快艇目前「4 前鋒、1 後衛(Norman Powell、Luke Kennard)」陣容算是頗有成效,交易的當務之急或許著眼中鋒位置。有幾種方式,首先最理想的自然是向上升級,尋求最適合快艇打法的新世代長人。例如屢次傳出謠言的 John Collins、Myles Turner,皆有足夠的身高和外線射程,提供一定的禁區與籃板保護,又能不影響快艇追求的進攻空間感。問題是都需要付出高額代價,恐怕是快艇無法負擔的,因此不會是現實的交易人選。
快艇不見得要執著於中鋒,充足的鋒線給予打小球的本錢,因此他們也能單純幫 Zubac 找一名替補,去補足陣容深度。本季表現更上一層樓的 Zubac,儘管在場上仍難逃 Luka Dončić 等球星狙擊,卻能在面對矮小的禁區陣容時,替快艇帶來禁區優勢,例如本季面對溜馬曾單場繳出有 31 分 29 籃板的驚人數據。而當 Zubac 下場休息的時間,快艇會需要第二名中鋒延續禁區優勢。
若只是如此,交易人選就會務實許多,像是找尼克商量把 Hartenstein 交易回來,或是以選秀籤向快艇之友活塞索取 Nerlens Noel,也可以詢問國王 Richaun Holmes 的價碼。甚至等待季中的買斷潮,或許就能有不錯的人選。
倘若找不到合適的中鋒,也別忽視快艇繼續囤積鋒線的可能,著眼於能防守的 2-3 號搖擺人,去補足快艇缺乏的防守型後場,目前主力後衛 Reggie Jackson、Powell、Kennard、Wall 都仍是以進攻為主,僅有 Terance Mann 能負擔防守工作。或是進一步升級鋒線戰力,市場上不乏 Bogdan Bogdanovic、Jae Crowder 等前場好手在叫賣。
誰會是籌碼?
近期春少大、後撤步也有針對快艇的交易動向撰寫分析,先提供讀者一併作為參考。
與過去幾年相比,快艇現在手上沒有太好的籌碼,上季 Eric Bledsoe 即便不是誘人戰力,卻是少有的薪資壓縮包,藉由球隊選擇權能一口氣出清薪資,而手上幾乎僅剩 2029 年首輪選秀權能動用的快艇,若想要向老鷹、溜馬爭取 John Collins 或 Myles Turner 等球員,面對其他人的價碼競爭,很快就會被淘汰。因此,我們很難期望快艇向上季一樣變魔術,出現搶劫式交易。
若要盤點陣容籌碼,目前最容易被聯想的是 Robert Covington,先前被視為好用的小球前鋒,近期卻完全得不到上場時間,慘遭總教練 Ty Lue 冷凍,稀有的鋒線戰力一定能在市場上引起注目。另外則是效果不如預期的 Wall,或許有缺乏持球者的球隊願意一賭,下季合約也是球隊選擇權,不必背負太沉重的負擔。但我的看法與春少大相似,快艇不會這麼輕易捨棄鋒線資源,倒是認為,Wall 被當成薪資包出清的可能性高一點。
至於快艇迷喊賣許久的 Marcus Morris,大概也只能作為薪資包搭售,在交易市場上不太有誘因,Powell 則有 4 年合約在身(含本季),近期表現出色,且是隨插隨用的得分好手,猜測不會是優先出清/他人感興趣的對象。
我會點名 Kennard,其一是 Powell 多少搶走 Kennard 的部分表現機會,且在進攻端更加全面,另外合約含本季是 2+1,金額僅 1500 萬,要補強外線或是再度轉賣都合適。然而即便 Kennard 三分命中率高達 47.2%、空手跑位能力又好,是聯盟當前最可怕的純進攻射手之一,只是少了個 D(防守)的性質,身價恐怕就不會有多高。不妨參考 J.J. Redick、Kyle Korver 兩位前一線射手,生涯期間所經歷的交易,都很難被視為市場上的高檔菜色。
整體而言,倘若快艇想要獲得一定先發以上的球員,除了得把 Brandon Boston Jr. 作為甜頭加入包裹,必要時更得連帶送走 Terance Mann,以及再貼上唯一能用的 2028 年首輪選秀權,此舉也會是把快艇最後的未來資產榨光,來年操盤只會陷入陷入更艱難的局面,將不再存有彈性。考慮到 George 與 Leonard 的年紀與合約,隊伍的奪冠期限著實步入最後 2 年。
交易救不了快艇
快艇有交易、補強的必要性,然而在買斷市場或許就能找到不錯的替補中鋒,只要能避免受傷,快艇有充足的戰力與深度在季後賽競爭。且從籌碼角度來看,少了選秀權、新秀資產的快艇,很難成為賣家們感興趣的商討對象。比起交易,球隊更該解決的是 Mann、Covington 苦無上場機會的輪替問題,以及球隊至今難以解決的攻守不穩定性,雙星成軍邁入第四年,季後賽打的比賽不算少,全隊八成都是 2021 年的老班底,還再用磨合、試陣容為理由,持續打出糟糕的比賽內容,實在不是球迷可以接受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