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1/04

天王相爭論英雄(下):回憶「假日飛刀手」陳義信。

94年的龍象大戰途中登場的假日飛刀手到底有多厲害,在這場比賽交錯過後,金臂人和飛刀手又各自留下怎樣的足跡,就讓我們一一回憶。

Chen Ching Wei

虎大,那場比賽你在現場??

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我不確定,不過這些是我小時候常常去立德的印象寫起來的,說不定真的有看到這場。

Chen Ching Wei

題外話 你覺得陳鴻文到樂天,會有幫助嗎??

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Chen Ching Wei 詳細我上一篇大貝湖有寫,簡單說就是沒有想像的這麼大,他是相對仰賴守備的投手,那說到守備就想到,桃園球場聽說又一直辦演唱會了是吧……

Chen Ching Wei

@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你還是期待辣個男人 是吧!!!

Chaohong Cheng

@Chen Ching Wei 會比較期待王柏融比陳鴻文對樂天有幫助這很正常吧。
因為陳鴻文雖然前年在中職改用「不彈球」加持下在富邦投出回春般的表現,但去年中職繼續使用「不彈球」他的表現反而退步了,這其實都很難讓人不懷疑他應該已經開始在走下坡了。反觀王柏融雖然在日職打得不盡人意,但以他在日職獲得「暢打」權利的第一及第三個球季的表現,以及他在日職二軍的表現來看,他在日職二軍是絕對的「二軍王」,到日職一軍雖說不到屠殺但也有日職本土平均值左右的水平。以這水準回來打中職,即使給他打「不彈球」,要打個3/3/4應該是還辦得到的。更別提王柏融今年也才30歲,現在回中職只要不出意外起碼再打個四、五年應該不成問題。這也不是今年已經37歲的陳鴻文能比的。
這樣一比較,會期待王柏融比陳鴻文對樂天會更有幫助,這真的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Chaohong Cheng 王柏融2021年其實打得不錯,是突然失去愛,在這種狀況下期待他是很正常的……

職4起看球人

等等..全盛時期的陳義信到第二個中職,只能是前三號嗎????

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這邊講的前三號就是說他還會是球隊的三本柱,不過想想2000到2010年之間打者的演進,這已經很超越時代了……

rose7089

看著文章,腦海裡浮出了畫面;
看著文章,眼眶裡泛出了淚水~
謝謝虎大的經點重現👍🏿

高雄立德球場,龍象戰。

陳憲章對決黃平洋,原本應該預期是一場投手戰,沒想到卻演成了打擊戰。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在黃平洋繃著臉下場不久,三局上戰況丕變:黃煚隆打出一個正向投手而去的強勁滾地球,陳憲章閃避不及被擊中腳踝,在投手丘上倒地不起……結果必須退場!

對兄弟象來說肯定是最難以接受的結果,前兩局陳憲章表現良好,雖然無法壓制近期棒子火熱火燙的陳大順,也沒讓傷害擴大,牛棚區當然沒人預備,山根教練只能緊急推出陳逸松救火,熱身不足的他上場投出5球,只有2顆進了好球帶,其中1顆還被打進場內造成守備失誤讓跑者踏上壘包,場面一下緊張了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山根教練又再次走上投手丘,下一個投手開始向場內移動,看見他的背號,全場一片譁然。

你知道他是誰,兄弟象17號,「飛刀手」陳義信。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方才發出的一片吵雜聲中大概有三成驚嘆、三成歡欣,剩下來的可能都是訝異。

剛才說到今年黃平洋開局不順,陳義信同樣也沒好到哪去,他昨天對統一丟開季第二場先發,48球的投球裡在第二、第三局分別被宋榮泰和曾智偵敲出全壘打,弄掉的6分全是自責,只拿到8個出局數就灰頭土臉的下場。

明明是個人生涯第100場出賽卻丟得荒腔走板,一向被敵隊球迷戲稱為「臭屁陳」的陳義信現在好像也失去了幾分傲氣。

現在你終於知道他為什麼不是輕鬆的坐在場邊欣賞球賽而是偶爾會看看手套了,因為他要受命隨時得上場救火。現在比賽成了陳義信對決黃平洋,這是他們兩人四年來第15次站在同一個賽場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龍象對決,什麼最經典?

答案當然是金臂人戰飛刀手,只要他們兩人同場先發,門票是要先買的,比賽開始才想買根本不可能,而今天的球迷相當幸運,金臂飛刀對決的戲碼突然上演。

陳義信丟了幾球充作熱身,坎沙諾站上打擊區,壘包上有一個跑者,現在別號「坎怪」的超級強打非常可能協助球隊扳平比數。

就像你認得黃平洋一樣,我相信你也一定認得陳義信。

你認得他那條像橡皮一樣百戰不折的手臂,認得他墜落幅度巨大的滑球,同時也認得他招牌的拉弓三振,他正準備叩關職業生涯400K,現在還差2次,只是在達成400K以前,他很可能先把這場比賽搞砸。

 

 

陳義信
陳義信也有過落魄的時刻
李逵的棒球博物館 @ 李逵提供

 

 

捕手洪一中打出暗號張開手套,陳義信抬腿準備出擊。

和投球動作劇烈的黃平洋相反,如果要用兩個字來形容陳義信的投球動作,那就是「輕鬆」,如果再多兩個字,那就是「輕鬆寫意」。

陳義信跟當年諸多投手一樣使用高抬腿投球,到達平衡點的時候身體筆直,重心維持良好,在抬腿放下以前,投球的右手就已經自然而輕鬆地下垂,左手沒有像黃平洋一樣朝三壘方向指以閉鎖身體,而是朝本壘板指去,理論上這麼做會失去一部分的球速,不過比較不會對肩膀施加壓力,同時也能增進控球。

他的跨步非常平穩,支持著這般滑順跨步的是他的強壯下盤,讓他能巧妙地把重心向前帶,將下半身的力道藉著轉腰傳達到手臂,當手繞臂完成抬到發射位置的時候他才開始爆發性出力,投出均速138左右、最高逼近146kph的直球。

輕鬆寫意的投球動作是陳義信長期保持手臂健康的本錢,而他和直球均速落差僅有5到8公里的高速滑球則是他的必殺武器,在他生涯的前三年,他的直球和滑球使用的比例接近90%,其他球路鮮少看見。

 

 

陳義信投球姿勢。

影片來源:Youtube。

 

 

如果在現代,我們會說「陳義信是個兩路投手(2-pitch pitcher)」,一般來說兩路投手最好最好就是牛棚要角,然而他可以靠著直球和滑球就壓制同時期其他球隊打線三輪甚至四輪,不得不讓人肅然起敬。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陳義信,就是「全盛時期的陳義信即使穿越到中華職棒第二個十年,應該還是前三號先發輪值。」,可是他是1990年代的投手,足以顯示他有多超越時代。

陳義信一掃昨天的陰霾,很快三振掉味全四棒坎沙諾,平安度過失分危機,黃平洋接手上場,就像他們過去三年做的一樣:黃平洋跑在前面,陳義信緊追在後。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