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去年的塞爾提克直到一月初,真正打完例行賽過半場次時,戰績也只有20勝21敗,目前已有20勝的太陽確定在球季過半時戰績不會比去年的綠衫軍差,但綠衫軍的陣容配置是符合潮流的、也有前述太陽欠缺的各種因素,更重要的是還有操盤合理的總管,太陽如今萬事欠缺,連那20勝都有許多場是主力賣老命或對手送頭而來的勝利,總管的操盤也難以讓人信任,也看不見什麼改善的前景,兩年前的「一鼓作氣」讓人看見驚喜,但不進則退之後,上季的「再而衰」、本季的「三而竭」,彷彿又讓人想起十幾年前的MSN時代,唯一不會絕望的是,上次MSN時代從年輕的先走,Nash離隊後已確定要打散重來,這次是最老的CP3開始下修,太陽還有堪用的年輕核心,只是Jones恐怕必須隨著球隊易主後離開,否則這些錯誤的操盤思維,只會讓太陽持續西沉、無法抬頭。
請繼續往下閱讀
《舊將何在?》太陽---輝煌革命的指揮官Steve Nash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鐵如擬》三番兩次遭「側翼」羞辱 James Jones被戳破的「綠葉神話」
《小鐵如擬》Cameron Johnson「傷」不逢時 太陽的雪上加霜
《2022-23開季分析》鳳凰城太陽隊——Sarver Out!!!!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鐵如擬》Kevin Durant肥皂劇稍歇 曾牽扯的球隊前景如何?
《2022 Playoffs》少了Booker之後 太陽的深度與僵化困境
《更多好文,歡迎到Crazy Ball Park按個讚》
fb - 林哲豪
18年狀元籤錯過Luka 就又是一次錯誤操盤的開始了
小鐵
18年太陽只有Booker和Warren兩個人,其他位置都沒人,Ayton是個有高地板、也有一定天花板值得養的中鋒,又是鳳凰城在地長大的家鄉子弟,狀元選Ayton合情合理,選了Doncic還要擔心陣容內外不均的問題。
何況Ayton在太陽闖進總冠軍賽那年,的確證明自己在季後賽可用,的確2022第二輪輸給小牛是給很多人討論空間,但我不認為當年選Ayton有什麼問題。不然到現在太陽都不確定先發中鋒在哪裡。
小鐵
18年的太陽百廢待舉,還沒什麼錯不錯誤可言,當年算算也還有側翼人手,如果操盤眼光符合潮流一點,現在就不會為了側翼媒人而困擾了。
小麵糰
第二順位選Bagley的國王才是虧大了,都已經認賠殺出,送給活塞了
Cloud
可是近年的最佳教練和最佳總管都在太陽,真的沒得嫌了。
小鐵
欸…不是這樣吧。
我上一篇有說過,Jones是拿到了最佳總管,但他的操盤哲學一直很有問題,當年是太陽的戰績大進步給了他最大的背書,實際上你也很難說這個戰績進步真的是Jones操盤的差距還是Chris Paul威能所致。
Monty Williams拿下最佳教練也不是說不合理,至少我們知道他一直都是人和很好的教練、有自己的體系,但是如果把目標放到爭冠,我們都知道以這幾年的潮流,既有體系是行不通的,一定要很會應變、很會出招才行。
對,我們可以相信當Williams和Jones的哲學下,可以打造出一支有不錯地板的球隊,當初他們得獎,也的確是因為把太陽的地板提升了,你可以期待他們兩人幫球隊穩穩前進季後賽,但也就如此而已。而針對球隊面對更高強度的戰場,這兩個人的表現絕對是不及格的。
我完全不認為這兩個人叫做沒得嫌,甚至在2019年夏天開始的各種動作時,我就質疑過Jones了,所以應該不算什麼馬後炮才是。
如果你是一支十幾年沒打進季後賽、非常想要擺脫墊底的球隊,或許相信Jones這一套會提升進季後賽的可能,因為他能提高地板。但如果你是希望在季後賽更有所作為的球隊,那Jones的建軍思維是絕對做不到的,因為從他上任以來,大多數情況下他都視天花板於無物,讓球隊的上限不斷下修,現在的太陽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