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1/06

「鐵人游泳訓練」本來我也以為游泳器材很單純 - 游泳訓練輔具

不知道大家游泳訓練當中,除了泳裝、泳鏡和泳帽,還會使用什麼器材?剛開始我也以為游泳器材很單純,頂多就是加入浮板,但隨著接觸的訓練團體、選手越來越多,也才發現游泳訓練的器材真是包羅萬象!

不知道大家游泳訓練當中,除了泳裝、泳鏡和泳帽,還會使用什麼器材?剛開始我也以為游泳器材很單純,頂多就是加入浮板,但隨著接觸的訓練團體、選手越來越多,也才發現游泳訓練的器材真是包羅萬象,本篇就來和大家分享游泳訓練常見的輔助器材!

請繼續往下閱讀

漂浮系

漂浮系的器材應該是每個人學游泳最早接觸的游泳器材,無論是小童時期用浮具在水上載浮載沉適應水性,或是開始學游泳的浮板踢水,都是藉由浮力讓學習游泳時有更好的情境。而對游泳選手、專業玩家來說,漂浮系的游泳訓練器材以不同功能的浮板為主。

小浮板 - 易攜帶又全能
小浮板可能是最方便入手的第一個進階游泳訓練器材,約傳統浮板一半的大小利於放入訓練包當中,造型上會做出中間凹槽,讓泳者同時可以利用它夾在雙腿之間專注在划手動作、身體滾轉,也可以放在前側輔助踢水時使用。

大浮板 - 大浮力踢水系
雖然小浮板涵蓋絕大多數功能,但傳統在泳池最常見的大浮板的浮力,仍然是泳池中的佼佼者,其大浮力幫助至於前側踢水時,可以讓上半身更放鬆,有因此當課表中出現比較長的連續踢水內容時,改用大浮板操作更為適當。

浮球 - 忘記雙腳的疲勞
造型八字的浮球,與小浮板夾在雙腿中的功能相同,但相較於小浮板腳窄的板身,浮球在使用上更符合人體工學,當要安排較長距離的夾板游時,可以讓專注力更放在身體上,不太需要分神在雙腳之間的器材會不會沒夾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手掌系

手掌的動作影響了整體的游泳移動速度,藉由帶在手掌上的輔具,除了單純增加阻力來改變強度,也可以藉由器材所帶來的水中回饋感受,調整手掌角度、划手路徑,幫助對於水中動作的感知。

傳統划手板 - 秘密是推起來大片的重、小片的輕
傳統的划手板以加大的面積增加在水下划手阻力,在訓練過程當中達到增加肌肉負荷的目的。以上聽起來好像越大片越厲害?但就像單車上的齒比配置,超出個人能負荷的阻力有非常大的受傷風險,尤其由用非常講求動作流暢、協調,過大的划手板產生的阻力,也可能破壞正確動作!

手指式(水感)划手板 - 新手與水之間的媒介
手指式划手板又稱水感板,視覺上比傳統划手板小非常多,很多人會因此誤以為是兒童用。但它不只是阻力比較小,而是藉由帶在指節前段的方式,讓游泳過程中更細節的去感受水阻變化,對於新手或久沒訓練的夥伴,可以藉由手指式划手板更快找到手掌的入水角度、推水動作。

其他 - 各種划手板變化
除了上述兩種常見手板,划手板這幾年也有越來越多變化,包含配戴方式、板面人體工學設計或是延伸至手腕等不同的變化,訴求不同且更聚焦的訓練重點或更高的舒適度。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電子系

不得不說游泳的科技器材門檻都非常高,要能有好的防水又能夠傳輸訊號,要不是價格極高,就是環境條件限制很大,不過這幾年也技術逐漸成熟,包含泳鏡顯示數據,或是藉由無線電的方式,幫助學員在水下接收教練直接實時指導,都大幅降低門檻,甚至包含在Iden & Blummenfelt兩位世界冠軍的分享,也透露即將有更便利的游泳功率器材測試當中!不過除了上述高階器材,對於一般訓練玩家,錶款和划頻器已經是非常普及且易上手的訓練器材。

具游泳功能之錶款 - 連時間都管不了還能管什麼?
其實若觀察游泳出身的專項選手,是不戴手錶、甚至不喜歡帶錶的,他們藉由岸上大鐘以及課表就可以完成整個訓練流程。但隨著科技進步,穿戴裝置成為很好的訓練輔助,藉由計圈、計時可以即時了解自己的訓練階段、趟數及上一趟的配速,並且藉由上傳訓練資料,可以統整訓練數據及成效。

划頻器 - 最佳化划手速度
划頻器構造非常簡單,放在泳帽或固定在泳鏡上,以穩定的嗶聲提醒訓練者,每一響代表一次划手的方式,提醒節奏的穩定。同時對進階選手來說,也可以利用划頻的變化與速度之間的關係,找出對自己最有效率的節奏。

其他器材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