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休賽季,塞爾提克正式走入了全新的時代,Danny Ainge的離開、Brad Stevens的升官,證明這支傳統強權將會擺脫掉Ainge過去18年的「豪賭」路線。然而,Stevens上任的考驗卻很多,因為他除了要安撫陣中主力們的軍心、找到一名球員願意跟隨的總教練外,還得把Ainge好面子留下的爛攤子處理好。
前一篇文章有提到,Ainge在他「綠軍總管生涯」的最後一年,策動了罕見的季中交易,他把深受Stevens重用的Daniel Theis送走,並且換來合約僅剩半季的Evan Fournier。儘管這筆交易看似提升了當時綠衫軍欠缺的替補得分點,但Founier的水土不服、失去Theis後的攻守脫序,最終仍宣告Ainge的「最後一舞」將以失敗收場。
Stevens上任後,他首先要處理的是,因為受到傷勢影響而身手明顯退化,且合約還剩2年79M的Kemba Walker。而他也趕在選秀大會前,就與雷霆達成交易協議,將Walker搭配上2021年首輪第16順位籤,換回了Al Horford、Moses Brown以及2025年次輪籤。
這筆交易也為後來Stevens的眾多交易與操作風格,埋下了伏筆。首先,Stevens並不像Ainge把選秀權視為非賣品;其次,Stevens偏愛把過去他執教時期的「舊將」找回來;最後,他不像Ainge總是在交易談判時錙銖必較,一點虧也不願吃,只要是能夠幫助球隊的戰力,他寧可溢價也要完成。
只是,可能沒有人想得到,Stevens把Horford找回來的這步棋,竟改變了塞爾提克的未來。
養生一年的老大哥歸位
2019年夏天,Horford成為自由球員,並且以明顯高出市價的4年109M美金肥約,加盟了76人。然而他的加入並未幫到Joel Embiid、Ben Simmons,甚至還體驗到自從菜鳥球季後,就從未擔任過的替補球員。為此,76人球團在1年實驗失敗後,立刻把Horford送到雷霆,而他也在出賽了28場比賽後「技術性停機」,獲得大量的休息時間。
正在累積資產的雷霆,後來又成了塞爾提克擺脫Walker的幫手,也讓本就對於波士頓充滿感情的Horford,再次回到了曾讓他2度踏上東區冠軍賽舞台的球隊。但這次回來,他不再是球隊的戰術核心,而是場上、場下的定海神針,以及Robert Williams的專屬導師。
Horford這次回歸,明白自己在角色上的改變,因此他從熱身賽就打得非常賣力,用實力爭取先發大前鋒的位置,間接讓過去幾年失去對於勝利渴望的綠衫軍,找回了迷失的方向。此外,Horford在進攻端的策應、外線能力,成為替Jayson Tatum、Jaylen Brown這對雙探花,製造單打空間的最佳武器,防守端也能不斷地出聲、指揮,既可讓Williams盡情發揮協防、蓋火鍋的長才,又能補上球員們缺乏的專注度與比賽閱讀能力。
隔了7年才拿回本該屬於自己的位子
時間回到2014年休賽季,前一年的綠衫軍打出25勝57負的戰績,創下隊史第3低的勝率(Ainge擔任總管包辦倒數第3跟第2)。然而,當年因為是選秀大年,故許多球隊也在那年進行擺爛計畫,加上綠衫軍又在擲硬幣時輸給同戰績的爵士,最終僅拿到首輪第6順位籤,並選進前奧克拉荷馬州大當家主控Marcus Smart。
Smart的到來,暗示了Rajon Rondo的「太子爺」地位不保,而事實也證明,始終無法敲定新合約的Rondo,果然在季中就被Ainge送走,同時也讓Smart上位,成了綠衫軍的先發控球後衛。不過命運總是這麼愛捉弄人,看似球隊將以Smart當成建隊核心時,Isaiah Thomas突如其來的爆發,不但又搶走他的先發位子,還讓他成為Stevens體系下的瑞士刀。
轉眼間,今年28歲的Smart成為塞爾提克隊史繼Paul Pierce後,首位獲得2度續約的球員(當然這也跟Stevens的上位有關,否則他恐怕也是Ainge換來選秀權的籌碼),同時也成了現在綠衫軍待隊最長的「大學長」,見證了球隊從「後GAP時代」一路走來的種種變化。
Smart終於在Walker離隊之後,再度拿回早該屬於他的先發控球角色,但不同於菜鳥時期的稚嫩,他在這次「扶正」後展現出過去輔佐每一名指揮官的經驗,成為最適合雙探花的控球後衛,並且願意用防守、傳球,來幫助塞爾提克。
鄭高海
跟擅長外圍防守的AB不同,Smart真正厲害的是他的協防能力啦,其實1on1他也是會被KI、咖哩這種後衛吃乾抹淨,但能從一號守到五號,並協助防守系統運轉,才是他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