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1/14

最後的夏草-回憶「阿草」謝長亨。

從1991年投到2001年,從四大天王投到唯一天王,這是見證四大天王在中職走到最後的那一位投手的故事,他是「阿草」謝長亨,是過往英雄曾經真實存在的證明。

calos.lee

吳偲佑就是真的嘿嘿嘿...跟火車那種疑似差很多.....
至於阿福喔,可惜最後沒有一個引退儀式
嘟嘟就比阿草更上一層樓了

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陽建福真的值得把球衣掛起來,無論是為了興農,還是為了中華隊。

Chris LI

很不好意思的說,對阿草的記憶就是鷹大俠的逆轉全壘打!然後草哥的命格應該是所謂的扶龍命吧~

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對啊,他真的好可惜…

rose7089

記憶中第五、六隊加入時,口號的順序是龍獅虎象+鷹熊~
好懷念啊~

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然後我都一直記成熊鷹,大概是因為他們這兩支球隊第一年的排名吧。

Chaohong Cheng

中職初年的老四大天王中,謝長亨真的是讓人感覺他是最低調的那一位。這應該跟他平時就一副不慍不火的書生個性有關。

說到這,在當年一狗票高中學生棒球科班球員如果會繼續唸大學,基本都選擇去唸文化大學或輔仁大學的那個年代,同樣是高中學生棒球科班出身的謝長亨卻是選擇去唸師範大學,或許有部分原因也跟這有關。同樣地,他當總教練後,也總給人一種溫文儒雅 (講難聽點就是不夠強勢) 在帶底下球員比賽,比賽中發生爭議play也很少看他跟裁判爭論,或許也跟這有關。只不過他個性真的太溫和了,這個性要當個需要管理一幫個性各異且當中有些是你沒兩把刷子就不一定會服你的職業球員、然後比賽中如有必要還必須敢於主動挺身而出、甚至有必要時還要敢於跟人吵架的總教練,這職位可能就不是那麼適合他。這或許也是他後來當總教練,雖能幫球隊提拔不少人才,但就是無法讓球隊戰績更上一層樓的原因吧。

Chaohong Cheng

不過,仔細想想,雖然我覺得謝長亨這種過於溫文儒雅的個性,不太適合當總教練,但是在統一獅隊底下當球員,卻可能是最適合他的選擇。如果他當初是加入味全,那麼他在徐生明底下很可能會成為第二個被操壞的黃平陽。如果他當初是加入兄弟,以他個性很可能每年年底談來年新合約時都會被洪瑞河吃死死,然後若遇上TML成立後八成也會步上陳義信後塵毅然決然成為另一位「叛將」。如果加入三商,在虎隊後期內部球員派系林立各佔山頭下他還能否過得好就有點難說。想來想去,似乎也只有待在統一,才能讓他有個細水長流並最終順利完成生涯百勝的圓滿職棒球員生涯了吧。

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個性低調樸實的球員跟統一一直都很合拍,通常可以在球隊平安終老退休,而且薪資待遇不會差,雖然說是公務員球隊,公務員也有公務員的好。

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被你這麼一說,聽起來跟曾豪駒好像有點像……(不過曾豪駒後來有學壞一點),莫不是樂天也換個總教練就(喂喂)

Chen Ching Wei

當年郭進興突然冒出頭,我覺得最讓人意外
他本來是救援投得好好的??

Chaohong Cheng

看來您誤會大了。郭進興當年在統一本來主要就是在擔任先發投手而非後援投手喔。

雖然郭進興確實在1993年拿過中職的救援王,但除了1993年,郭進興在中職其實每年都是以先發出賽為主。至於1993年他會擔任統一的終結者,最主要也是為了遞補統一原先的終結者湯尼離隊的空缺,才臨時插花兼任統一終結者,進而無心插柳拿到那年中職的救援王。之後統一另外又找到可以專任終結者的洋將後,他就又回去擔任先發投手了。

Chen Ching Wei

哈哈 我剛好那一年開始看中職
不過他大爆發是什麼原因

Chaohong Cheng

@Chen Ching Wei 這邊所說的大爆發是說郭進興為什麼中華職棒六年及七年也就是1995、1996年突然可以連兩年20勝嗎?簡單說,就是這兩年正好是統一另一個兵強馬壯的巔峰王朝時代,而他也正好處在球員生涯最顛峰時期,兩者相輔相成下促成的。但要說他是「突然大爆發」,這我是不太認同的。

因為只要去看郭進興在連兩年20勝之前,他在中職擔任先發投手的表現數據,就會發現郭進興絕對不是「突然大爆發」,而是早有此實力。他除了1990年也就是職棒元年因為下半季八月份才回國臨時加盟中職,所以數據看來不怎麼樣之外,隔年1991年也就是職棒二年起他就單季11勝 (在該年和謝長亨並列獅隊勝投王),基本站穩統一的先發投手輪值。1992年雖然只拿到八勝,但已是該年統一隊內勝投第二多的投手,且考量到該年中職單季十勝的投手加起來也就三位,這個八勝其實也很不簡單了。1993年被叫去代班終結者暫時調離離先發投手輪值就不說了。然後1994年 (也就是1995、1996年他連兩年單季20勝的前一年) 他重新回去當先發投手後,就又拿下單季13勝,而且該年防禦率他還位居全聯盟第三,怎麼看都已經有成為聯盟準王牌的架勢了。絕對不是什麼先前不怎麼樣,就這兩年「突然大爆發」的偶然。

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老實說,四大天王有五個是傳統,郭進興應該是第五個……(對,就像四小天王也可以插一個林恩宇進去一樣)

1991年3月30日,臺中球場。

兄弟象開路先鋒吳俊達向主審示意後在打擊區上站定,他在兩年前的中日職棒邀請賽中獲得盜壘王,14次盜壘成功在職棒元年排名第三,若是讓他上壘破壞力會很大。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投手丘上的那個人沐浴在水銀燈下,看起來毫不緊張,畢竟他在此之前早已是鎂光燈追逐的焦點,在1990年球季結束後到1991年開季前,全臺灣的體育版都在報導旅日六名將:謝長亨、陽介仁、林文城、陳明德、蔡生豐、吳復連歸國投入職棒的消息。

其中領到職棒最高九萬六千元月薪與十倍簽約金的投手,就是現在已經全神貫注正在和捕手對暗號的謝長亨。

曾智偵重新蹲好,張開手套,謝長亨高抬自由腳,粒粒紅土從鞋底掉落,他跨步向前一踏,在投手丘上烙出一個鮮明的腳印,小白球從他的指尖躍出。

這是謝長亨在中華職棒生涯的第一球。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你在2001年4月7日在臺南球場看著吳昭輝對謝長亨張開手套時,你是否會將這個瞬間和3661天前的影像重疊?

轉眼間二十世紀已經過去,2000年最後一天流行的告別語是「下個世紀見」,來到二十一世紀,算來中華職棒已經跌跌撞撞地走了12年,曾經有過場均近7000的高峰,現在則處在場均不到1700的低谷,你聽過有話說黎明前的夜晚最黑暗,可是沒人知道現在到底是幾點。

還記得「龍獅虎象加熊鷹」的熱鬧場景,「歡迎新朋友」口號似乎仍在球場裡迴盪,驀然回首卻發現龍虎俱滅、鷹魂迫散、熊已化牛,從四隊、七隊再回到四隊。

時代改變得太快,有時候真的不容易追上,原以為會一直存在的蘇聯突然變成獨立國家國協,再過一年前蘇聯加盟國紛紛各自參加國際比賽不再一同出賽,帶在身上的通訊器材從BB call變成Nokia 3310,高速公路從一條變兩條,捷運從新鮮玩意變成臺北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什麼都在變,不過有一件事情一直是不變的:那就是在臺南,有一支職棒隊,叫做統一獅。

有點說遠了,不過好像又不是很遠,一如你所知道的:在臺南,有一支職棒隊叫統一獅,在統一獅裡,有一位投手永遠擔綱先發輪值的要角,他叫謝長亨,他看盡中華職棒的起與落。

你或許聽過日本詩人松尾芭蕉的一首俳句如此說:「戰場只餘夏草茵茵,過往戰士盡成夢中陳跡。」

在2001年的現在,謝長亨就是中華職棒僅剩的天王,是留到最後的夏草,是過往英雄曾經真實存在的證明。

 


 

謝長亨
統一的天王代表都能有很長的球員生命
李逵的棒球博物館 @ 李逵提供

 

 

中華職棒,是1991年才開始的。

我不是記錯時間,而是我們熟悉的中華職棒是在1991年才成形。

前面提過「旅日六名將投入中職」,為什麼沒有第一年就回來,我想多少有一點觀望心態,畢竟這是一個在開打以前就有企業先抽腿的聯盟,1984年的熱潮已經過去許久,1988年漢城奧運打得有夠難看,以這批球員為核心組成的中華職棒有沒有人要看,在開打以前是個很大的問號。

職棒第一年的熱潮引領更多球員回國貢獻球技,在相輔相成之下,當時職棒球員的地位遠高於現在的後進,他們不只出現在體育版,還出現在娛樂版,在老三台的綜藝節目上……

在當時,黃平洋和陳義信經常是在報紙雜誌上佔個滿版,涂鴻欽則因為其行事風格成為爭議人物,平平是「四大天王」,比起涂鴻欽的剛強膽壯、黃平洋的燦爛輝煌與陳義信的霸氣縱橫,謝長亨就是這麼低調,低調到每一年球迷想起他,總是在他接近十勝的時候。

因為到那時候球迷才會開始討論謝長亨,討論他到底今年能超過10勝,還是又無緣10勝。

謝長亨的低調並非單純性格導致,和他在球隊的定位也有關:比起陳義信和黃平洋長期佔據球隊輪值首位,謝長亨除了1991年以外一直不是統一先發輪值的一號。

1992年統一先發最多場的投手是杜福明,93、94、95年是王漢,96、97年有連續奪下20勝的郭進興,98年洋投雷猛,99年曹峻揚,2000年則是洋投伯格。

並不是說謝長亨浪得虛名,他很能吃局數,同時也能繳出相應的壓制力,只是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有個更威猛的外掛投手壓在上頭。以至於球迷一想起他,第一個感覺就是「低調」。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