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兄弟的一壘手許基宏,單就2成8的打擊率而言,可能許多球迷會認為其實力相當普通。但事實上在過去兩個賽季他可說是全中職打擊實力最強的球員之一!頂級的攻擊指數、優異的擊球能力與華麗的揮棒,許基宏跟「普通」一點關係都沒有,反而跟「頂尖」更為成對!
其他經典賽球員專題討論 :
請別只看打擊率
攤開他的數據,不用想什麼偉大的公式或是數據,只需看看他OPS+ 那欄高達140的成績,表示他優於聯盟平均40%,全聯盟排名第六,打擊成績當屬優異!早在本世紀初期,便有多起研究證明,OPS是比打擊率更好的選手實力評價指標,故言請不要只看打擊率,只需要把CPBL官網上的上壘率跟長打率加起來,您便可得到更精確的選手實力評價。
如果把時間段放到過去兩季,更是只有陳子豪能夠在整體攻擊指數上擊敗他,陳傑憲、范國宸等打者都無法與之匹敵,可見許基宏實力不只強大,更是穩定的可怕!
相關文章請見 : 大貝湖畔棒球雜記 Vol.68:WBC名單之我見,富邦神操作之我思。

優異的本壘板紀律與戰略
而許基宏最突出的便是他將近4成的上壘率,表示他非常會選保送,事實上他今年的保送還比被三振次數還多,非常可怕!而背後的原因便是他不錯的選球能力與優異的擊球能力,也就是所謂的本壘板紀律。雖說整體來看,揮空率跟追打壞球率僅低於平均5%左右,算不錯未臻至優異,但這應該是他在不同球數下攻擊策略調整所致。
在較淺的球數或球數領先時,許整體出棒意欲很低,對壞球出棒欲望更低,追打率略低於自身總體成績,但揮空率卻稍高;反之在球數落後跟兩好球後,許對壞球出棒的頻率會明顯飆升,來到遠高於自身整體成績的33.3%,與聯盟平均33.7%相近。但與追打率提高揮空率隨之提高的常態不同,許基宏此時的揮空率反而低到僅有12%,聯盟平均則是22%,明顯與眾不同。
承上,故本文推論許基宏可在不同球數下能靈活轉換不同的打擊策略,在走到兩好球後能搬出恐怖的球棒控制力,破壞任何可能三振他的威脅,滿球數下揮空率僅8%,堪稱纏鬥大師!只是他華麗的揮棒與重炮手的印象過於深刻,才讓眾人時常忽略他擁有優異的擊球能力;當然比起纏鬥,若能直接選掉壞球應該對球隊進攻更有貢獻,是以論其擊球「優異」,而選球則是「不錯」。總之以上驗證許的本壘板紀律很強,擊球能力更是突出,也難怪投手很難解決他,畢竟兩好球後他什麼都打,還什麼都能打的到!

為何成為遺珠?
至於為何落選,一方面可能是去年傳出的傷勢,但依據中華隊林岳平總教練所言應是單純戰力考量,許多球迷認為是輸在左打跟長打能力,不過本文藉由灼見運動數據新研發的進攻能力評析模型,先將之與相關的入選選手比較。
而該模型結果在此,橫軸是實戰上壘能力,越右邊越強;縱軸是實戰長打能力,越上面越強。
vs 王威晨
這兩位球員似乎很難放在一起,不過以筆者個人論點來看,在總教練確立游擊為江坤宇下,三壘先發理論上會排給張育成或著吳念庭,因為他們打擊實力明顯較佳,且都能扛中線,理論上應該可以處理三壘;至於一壘也可能是以上兩人之一,因此王跟許的角色都成為代打替補,所以可以一起比較。又考慮到已經選進林子偉、鄭宗哲等工具人,以上張吳二人亦為之,是以三壘守備替補不用操心。故王許比較上應以打擊為主,從OPS+來看,許基宏的140OPS+很明顯的優於王的110OPS+。在灼見的模型中,也很明顯可以看到許基宏身處象徵頂尖的右上角,並且在上壘跟長打兩方面皆勝出。
當然,威晨也是優秀的成員,12強賽獲選為最佳三壘手的事蹟歷歷在目,但12強賽只是很小很小的樣本,從這兩年中職的樣本來看,許基宏在攻擊上是更為優秀的選手,只能說一山還有一山高。
活力熊/卓子傑
封面圖片請勿使用其他未授權媒體圖片,再請撤換為站上可搜尋之許基宏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