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WBC名單中,出現岳東華的名字算是令不少球迷有些意外,但大部分的球迷也多半認為岳東華僅僅是守備組,甚至認為岳東華一定無法出現在最終名單,根本沒有討論空間。畢竟岳東華上個賽季打擊率僅有.241,OPS+更是低於平均的83.2。跟WBC內野眾多攻守傑出的好手相比,岳東華似乎毫無競爭優勢,被淘汰掉似乎已經是100%會發生的事實。
但是在翻閱岳東華的數據時,發現岳東華的打擊型態中,有一項數據相當優異,就是LD%(擊出平飛球的機率)。
到底有多會打平飛球?
打出LD% 16.9%到底是有多會打平飛球呢?岳東華在與自己的隊友比較後,是中信兄弟內第三高,如果只算超過300打席的打者,岳東華則會是隊上LD%最高的球員。
若是跟其他隊主要打者相比,岳東華打平飛球的比例也是遙遙領先。上賽季亞軍的樂天桃猿,全隊平均平飛球比率14.1%。而主力打者中僅有成晉的平飛球比率與岳東華接近,差距約0.1個百分點。

但成晉的各項打擊數據包含BABIP都在岳東華之上,便可以看出岳東華打擊率不佳,建立打進球場的球難以形成安打所導致,狀況可以說是非常特別。
而跟另外3隊相比,岳東華打平飛球的比率只輸給林智勝,甚至比富邦悍將最會打平飛球的王正棠還要多出2個百分點,但是在打擊率甚至在BABIP方面都落後給大部分的打者,都讓岳東華的基礎打擊數據變得不太好看。
從上述比較數據來看,岳東華的打擊型態看起來沒有什麼嚴重的問題,在上個賽季打擊數據不佳,主要原因在於打進球場內的球即便平飛球多,卻還是難以形成安打,BABIP僅有.297,在超過300打席的兄弟打者中,位居最後一名。
在不用面對自家中信兄弟強悍防守的情況下,BABIP如此低於平均,確實有些奇怪。但將岳東華高飛球比例拆解後,會發現除了中職用球的問題和運氣不好以外,岳東華對於擊球點的掌握似乎還有些不穩定。雖然平飛球比例極高,但是高飛球比例的42.9%中,有10.7%的飛球飛出不了內野,這也間接造成岳東華打擊率無法提高。

另外從上個賽季岳東華打擊率的逐月變化,也能看出第一次單季打超過400打席,對他的體能調整或許也是有些影響的。
但無論是因為運氣、自身能力或是中職用球的關係,套句中信兄弟外野手張志豪曾在報導中曾說過的「與其關心彈不彈,不如想辦法把自己練壯、練強。」
因此岳東華在這次休賽季的課題,是如何在維持打擊機制的狀況下增強爆發力與提高擊球點掌握的穩定度,將平飛球打得更快更遠,讓防守者更加難以應付。屆時岳東華的表現肯定是會有飛躍性的成長。

題外話:中職各隊打擊型態
這次在查詢各隊打擊型態相關數據時,同時能多少觀察到中職各隊對於打擊的初步想法。上賽季冠亞軍,中信兄弟和樂天桃猿,與另外三隊在執行和想法上就有巨大的差異。
在攻擊端大幅領先的兩隊,明顯追求將球打平且確實,兩隊的LD%皆在14%以上,與另外三隊都差了1個百分點至2個百分點。兩隊比較不同的地方是在於樂天桃猿明顯較追求將球往天上打,而中信兄弟則似乎沒有特別追求飛球。

而味全龍隊希望能夠走向「飛球革命」的策略相當明顯,但可能是選手都還太過年輕,力量與執行較不到位,導致味全龍打者擊中的球雖然飛起來,LD%卻無法與領先的兩隊相比,POP%(內野飛球)的比率甚至比另外四隊還要高出許多。如何提高擊球效率,相信也會是龍隊休賽季調整的目標之一。

富邦悍將方面,團隊打擊型態較為中庸,但與去年相比,將球帶起來的能力下降不少,不知道是教練團的更迭導致策略調整,或是遭遇世代交替的陣痛期,導致球隊打擊調整出現變化,可能還需要多多觀察才能知道。
而今年傷兵滿營的統一獅,則明顯無法跟上各隊,打者基本上球都無法往天上帶,滾地球比例高達48.8%,是上賽季五隊最高,連帶影響打擊成績,與2021年賽季產生不小的差距。就看2023年賽季傷兵回歸的統一,能不能夠調整回來。
※如有意見與問題歡迎留言區討論
封面截圖:運動視界圖輯
資料來源:中華職棒官網、野球革命
延伸閱讀:
想參與更多運動議題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