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1/21

《外野無雙:詹智堯》琢磨後綻放 ─ 能夠蛻變不是憑藉運氣好,而是找到正確的方式努力!

詹智堯體認到,最佳進步獎的價值不在於優秀而在於蛻變,而能夠蛻變不是憑藉運氣好,而是找到正確的方式努力,才能將努力在球場上化為成果、才能跟以往不一樣。詹智堯的蛻變,不只讓他在球隊內部獲得了認可,從此站穩先發位置,他也開始獲得球迷的青睞,綻放身為職棒球星的光芒。

當年桃猿隊的總教練是洪一中,他對比賽的解讀能力很強,什麼時候喊暫停、什麼時候該抗議,什麼時候要換人、這時該換什麼人,時機掌握都恰到好處,因為對球賽和球隊的了解度高,所以讓人覺得他做什麼都是信手拈來,總教練自己就是這一類型的人,他自然喜歡重用理解比賽能力好的選手。

如要發掘自身特長、找到自己在隊中的定位,在幾歲以前完成會比較有機會在職棒一軍站穩腳跟?詹智堯根據時代的變遷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現在的時空背景跟以前更不同,選秀進來的新人群普遍比我當年的平均年齡更小、競爭對手更多,如果要強化自己的能力強項,找到自己在球隊的定位,高中畢業生進來最好在二十一歲左右就完成,如果你到二十二、二十三歲還搞不清楚狀況就會有點麻煩,年資打到第二、三年,後面就有學弟進來了,你已經不再是學弟,要很清楚知道場上的狀況,容錯空間會更小,長處要努力展現到被教練看到,對比賽的解讀能力也要同步提升,不能再傻傻的上去打完,打好打壞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2年,脫胎換骨的詹智堯將自己五圍能力值中的擊球、跑壘和守備三大面向能力都提升至高標,成為總教練心中無可取代的頂尖外野手,他在中外野行雲流水的守備能力不僅是他穩居先發的本錢,更被他用心昇華為一門匠心獨具的藝術。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此書,立即點此購書去

●透過本文以上連結購書,《運動視界》由此所得將每年結算捐贈給公益單位。

相關書摘:《外野無雙:詹智堯》最新的起點 ─ 當教練以後希望能幫助選手少走一點冤枉路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書內容簡介

五屆外野金手套得主、六度總冠軍核心成員
外野守備最安定的存在──「詹帥」詹智堯
最直擊內心的回憶告白+最毫無保留的經驗傳承

「這是必經的過程,也是一種傳承。」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一千場的職棒生涯出賽紀錄達成的當下,這位2012年以再見美技接殺為Lamigo守下睽違多年的總冠軍的勝利功臣、中外野的魔術師,總算完成了自己的夢想與目標,也終於有機會,回首一路至今的棒球生涯。

從小,他就不是最厲害的那一位選手,出身資源棒球資源較為缺乏的屏東,卻有著一顆熱愛棒球的心,他知道他不是那種「一棒擊沉」的選手,但卻懂得運用智慧與努力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他有著許多人稱羨的外貌,卻深明外貌不能讓他站上職棒的舞台,唯有努力才能踏進這個至高的殿堂。

他的職棒之路雖然顛簸,黑米事件的陰影除了壟罩了全台灣球迷的心,也曾一度讓他萌生了短暫的退意,但他仍勇敢選擇投身職棒,只是這次,除了勇敢,他更多了一分睿智,他學會潔身自愛,更懂得了在激烈競爭的職棒場上如何佔有一席之地的關鍵。

自此之後,他成為了金手套獎與國際賽的常客,靠著天賦與努力習得的防守判斷、精準又適時的選球與巧打能力,終於讓自己成為「無可取代」的核心成員,一次又一次的在外野綠茵草地上守下球隊的勝利。

縱使每個英雄都有卸下戰袍的時刻,但詹智堯仍選擇化身為一位深具經驗、智慧與無私的傳承者,身分與球隊雖然轉換,不變的卻是他自始自終深愛棒球的那顆炙熱的心。

現在,他將邀請你,見證這從ZERO TO HERO的故事。

感動推薦

中職球星 王勝偉
中華職棒前秘書長 馮勝賢
富邦悍將首席教練 黃泰龍
中信兄弟總教練 林威助
統一7-ELEVEn獅首席教練 高志綱
Lamigo桃猿隊 劉保佑董事長
資深球評 曾文誠
棒球球評 潘忠韋
體育主播 徐展元
運動視界主編 楊東遠
秉初運動經紀 林世民
運動媒體主理人 卓君澤
野球乾一杯 阿強

 

作者簡介

詹智堯

綽號「詹帥」、「BB詹」,臺灣頂尖中外野手,業餘時期即為國家隊常客,中華職棒生涯曾先後效力樂天桃猿及富邦悍將隊。

2009年自La new 熊隊展開職棒生涯,新人年就拿下外野金手套獎,並在2012-2015年締造中華職棒外野金手套獎四連霸的輝煌紀錄。

2022年在富邦悍將達成職棒生涯一軍千場出賽後正式引退,專任外野守備教練貢獻所學。

卓子傑

筆名活力熊,作家、媒體人。

曾任La new行銷部副主任、運動視界行銷編輯部經理、麥卡貝Sports、TSNA總編輯,著有《四百英尺外的王者— 高國輝 》、《疫情副作用》、《逆轉的王牌—官大元》。 固定於《職業棒球》雜誌、獨立評論@天下、運動視界發表體育、歷史、職場、品牌行銷及超級英雄等主題專欄。

 

※ 看更多運動好書的書摘分享

※ 歡迎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分享給您運動圈的故事、觀點、知識與感動!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