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季過半,從開季的顛顛簸簸、到如今......似乎依舊有點顛簸。不過比照季初的狀況,勇士團隊不論是先發與替補的隔閡、隊友間攻守輪轉的默契,都肉眼可見的有顯著提升。
眼看球隊在主場拉出一波五連勝,又盼到Curry與Wiggins雙雙回歸,原本以為好景將至,球隊將開始坐穩前六之時......先是禁區戰力告急、而後又發現傷癒歸隊的兩位大將狀況皆不盡理想......於是,勇士在主力歸隊後,硬生生於起初扛起戰績的主場吞下四連敗。
雖然誠如前面說的,勇士團隊的磨合已經相較季初完整許多,可是隨著球季進行、千奇百怪的狀況發生後,終究又有新的擔憂與缺陷浮上檯面。
三後衛陣之實績與必要性?
從美國時間一月十九號作客波士頓起,Kerr最近幾場都把「三浪花」擺上先發,也就是擺出Curry、Poole、Thompson、Wiggins和Green的小球組合作為比賽的開始。
上賽季,這套陣容可說是靠著強大的空間拉扯與跑動將對手打的暈頭轉向,不過本季,這組三浪花的威脅力並不若去年:從NetRTG來看,本季當Curry、Poole、Thompson三人同時上場時,他們NetRTG為-6,以引為傲的進攻火力,事實上也低於球隊原先的水平。
不論從數據面還是比賽畫面觀察,都多少能感受到本季的三浪花威力不若上賽季。問題來了,在三浪花基礎數據不輸給去年,甚至更上一層樓的情況下,為何本季的威力會下滑如此之多呢?
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三浪花陣容的優勢:射手的價值,從不只是單純的把球投進籃框,除了直接得分,射手最大的價值在於利用他們的牽引力,為隊友創造更簡單的得分機會,藉此達到整體性的提升。
「牽扯防守」一直以來都是勇士的進攻重點,畢竟他們擁有歷史上最出色的射手組合。而這也是為何在過去,許多關鍵時刻的play都不是由Curry操刀的原因,因為在射手的拉扯下,隊友會出現更好的得分機會。也因此,我蠻認同庫奇大在勇士灰熊戰報中提到的,決定三後衛陣容成敗的關鍵,在於與他們搭配的另外兩名側翼。
畢竟說到底,擺射手在場上的目的決不僅是要他們把球送進籃框,當然如果射手有辦法投進那更好,不過在對手普遍會對這三人加壓的情況下,另外兩名球員是否能夠把握簡單得分的契機,就顯得至關重要。
除了三後衛之外的其他球員能否把握機會之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因素,也會決定三後衛陣容的績效—防守。
要知道,勇士從來就不是身材有優勢的球隊,沒有強大的單點突破,也就意味著,如果比賽被拖入陣地泥巴戰時,對於勇士來說會很不利。尤其,當勇士擺上Curry、Klay、Poole這三名身材體能皆不出眾、且也無法為隊友當掩體的球員時。
因此防守才顯得如此重要,因為如果能成功擋下對手進攻,就可以打反快攻,將節奏拉快。雖然未必會是所謂的「快攻」,可是將節奏拉快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公敵不備,趁對手設好防守陣型前就用人人能下球、人人能終結的特性製造出最好的出手空間。
回到小標提出的問題:三後衛的實際成績及持續使用的必要性。
必須誠實的說,本季Curry、Poole、Thompson三人的效率真的不好,防守端守不住、進攻端功能性又太重複,這也造就不盡人意的淨效率值。
可問題是,為何效率不出色Kerr卻依舊擺出這套先發呢?追根究底,還是勇士禁區人手過度匱乏。
是的,比起讓射手去拉開空間,試圖拚進攻效率等等想法,也許真正讓Kerr痛下決心將Looney的先發位置換成Poole的關鍵,是禁區調度。
目前看來,Kerr在球季過半後已經開啟了搶勝模式,即輪替大致底定,上場看不見貢獻的就冰。比如Wiseman和Moody,這幾場比賽都慘遭DNP。而扣除這些短期內不太可能取得教練信任的球員,目前勇士的輪替四五號位,大概就Green、Looney、Kuminga、JaMychal和Lamb。雖然有五個人,可是再稍微嚴格一點篩選,真正可信賴的禁區球員,恐怕就只有先發兩位......Kuminga也許最值得期待,防守讓他站穩輪替,可是他進攻端的不穩定真的是把雙面刃;Lamb則相反,防守端起不了太大作用;至於JaMychal,他最大的問題還是要再穩定一點。
海洋
文中"加拿到航空的迷航,對於勇士來說真的影響深遠。"
這邊是不是打錯字,加拿大寫成加拿到。
MIND
抱歉筆誤,已訂正。謝謝你的糾正~
趙靖中
暴龍曾擺出3衛;也拿過1次總冠軍。但勇士陣容也非1曾不變,也看對手陣容而定。
今日擺出3衛1路壓著雷霆打,最後還贏球,已証明了1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