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猜到筆者說的是哪一支車隊了嗎?沒錯!我所指的就是 F1 最原始的大老,永遠以賽車運動為中心的「烈馬」- Ferrari 法拉利車隊。

法拉利 2022 年開發出來的新賽車,筆者將它比喻為「第五代戰鬥機」中的 Su-57 ,至於直接分析 F1-75 的文章,各位有興趣可以翻翻筆者過去的文章,由於陸陸續續寫了好多篇,就先推薦以下這篇鏈結給各位朋友們。
相關文章:2022 F1 開賽至今各隊更新狀況報告—法拉利Ferrari
剛剛推出 F1-75 時,法拉利宣稱本這輛新賽車「侵略性」十足!乍看那帥氣的外型,也有許多人分析 F1-75 設計有多麼先進,再加上首戰的勝利,新烈馬王者的言論,幾乎占滿了所有賽事分析渠道,一股濃濃的「十年磨一劍,一擊定江山」論調好不熱鬧。但從第一張法拉利官方三視圖釋出時,筆者怎麼看都覺得 F1-75 單就可見的空力布局來論斷,就是「中庸之道」均衡發展,根本還不到官方說的「侵略性」,因此「看起來很激進,其實很保守」是筆者巴林開幕戰過後,持續確定的推論。其實,每當新車推出時,筆者就會請教幾位在航太領域發展的朋友,和他們相互推敲新賽車的發展概念。畢竟欣賞世界頂尖的賽車設計,是一件多「爽」的事情!就像欣賞各國絞盡腦汁所推出的航太作品一樣。

話說回來,法拉利會宣稱「侵略性」十足,大多是來自於內心已知的策略規劃,也就是筆者巴林 GP (2022 F1 巴林 GP 開幕賽,「大家」很驚訝嗎?) 後所撰寫,法拉利必須趁對手未站穩時積極搶分,並拿下足夠多的積分,留給季中提升前的「安全距離」!因此,法拉利所說的「侵略性」,筆者解釋為給予兩位車手積極出擊的心態,同時也是法拉利前半季的車隊策略。這也一定程度解釋了去年車隊刻意弱化 Charles Leclerc 與 Carlos Sainz ,一、二號車手的邊界,因為法拉利需要的是挑戰「年度車隊冠軍」積分,而非年度車手冠軍,畢竟累積團體積分,在 F1-75 身上勝算比較大。

這種狀態與 Su-57 的設計、行銷、升級居然頗為相似!與法拉利相同,蘇霍伊設計局自從美蘇冷戰結束後,經歷了蘇聯帝國的瓦解,面對新時代的發展道路、戰場規則改變、大量電子化訊息化、資金資源的短缺,蘇霍伊設計局與俄羅斯聯邦,基本上處於背水一戰的狀態。和法拉利 2007 年車手冠軍、2008年最後的車隊冠軍一樣,十四年的等待,十四年的飢渴,這已經不是單純想要將身體調養好的心態,而是只想穩穩飽餐一頓的渴望!一個想著趁非美系陣營還未有「第五代戰鬥機」的空間!一個想著 F1 新規則賽季眾車隊兵荒馬亂之際!兩邊都是想要以搶一個「前期空窗」的利多。

本次 F1 大會的設計「強制改變」,最主要關鍵來自於「地面效應」的運用。無獨有偶「第五代戰鬥機」的關鍵來自於隱身性能,與其它附加的條件。然而強化「地面效應」運用可能會有很大的「豚跳反應」,就像戰鬥機強化「隱身性能」需要克服與犧牲許多優勢一樣,它們雖然能幫助提升戰力,但帶來的不穩定性與成本絕不能小覷。面對有背水一戰壓力的法拉利與蘇霍伊設計局,與其在設計上重壓未知或不成熟的領域,倒不如強化已熟知的選項,用最穩定的產品先打下一局,這就是筆者將 Ferrari F1-75 與 Su-57 連結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