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2023 選秀初探
Brandon Miller 身高:6呎9吋 臂展:未知 年齡:20歲
*簡稱:Miller
高砲塔或持球前鋒?
筆者始終認為 Miller 並不是一位好的持球進攻者,進攻有時過於急躁,運球的狀況老實講在我看來時好時壞,缺乏第一步的爆發力,始終讓他的切入看起來很彆扭,時常沒辦法甩開眼前的防守者導致很常被干擾,常常切入只有直線加速,沒有利用歐洲步節奏變換,讓 Miller 的籃下終結率大幅下滑。 Miller 應該要更懂得拿捏與防守者的距離,切入時應該持續保持運球慢慢接近防守者,而不是離防守者一大步就加速啟動,這樣只會留給防守者過多反應時間去做干擾,會運用類似剪刀步的技巧,但問題還是上述所講的,導致用起來只有帥而已,實際防守者是能夠反應過來的。
-
為什麼我會講 Miller 的運球時好時壞? 他確實有好的運球能力,但猶豫卻會讓他做出一些不必要的運球宛如飛蛾撲火般,明明已經把防守者晃開防守路徑,卻又多做一次運球讓防守者重新對位,因此我會希望 Miller 在過人時盡量簡化他的運球這樣效率會更好,而從比賽看也有這樣做。 Miller 在比賽裡確實能夠利用假晃、變向、虛晃試探步又或者利用肩膀的擺動來騙開防守者的重心,但大多數卻是造成混淆的效果不佳,時常做了一個變向還是騙不開防守者的防守路徑,筆者認為原因是 Miller 在做切入的同時只是往同一個方向移動而已,過人時並沒有利用跳步技巧來讓自己的啟動腳步更快。
-
Miller 快用你高大的身材想想辦法啊! 在前面的比賽場次裡筆者認為 Miller 有迴避身體碰撞的疑慮,這也是為什麼他籃筐附近的終結率低的原因,明明可以利用 6呎9吋的身高去跟防守者做對抗也有一定的機會獲取到犯規,可是偏偏為了躲避防守者反而讓自己上籃的角度有落差,導致上籃放槍。不過到後面的比賽裡這項問題也有明顯的改進, Miller 更願意的去與防守者做對抗,雖然依目前的體格還不足以在碰撞後保持身體的平衡,但可以看出其實他身體協調性是算好的,也能夠更有效的要到犯規。
Miller 現在是一名非常具有水準的射手,目前打了22場比賽命中率還維持在四成以上的命中率,投籃姿勢真的很美,發力不僅協調且連貫,尤其是球在投出前那手腕、手軸、頭部所呈現的三角形真的很好看。 Miller 在大部分的比賽裡最擅長的是外線的 Catch & Shoot 而且射程可以距離三分線外一大步,那個距離就算放在 NBA 也是夠水準,只要防守者留一小步的空間給他,依 Miller 那個身高加起跳高度是很難干擾到他的,雖然定點投射的能力極為優秀,但較缺乏 Pull up 的能力,不論是外線又或者是中距離都較少使用,筆者認為 Miller 在外線自己拔起的投籃和接球投籃的效率是有落差的,不知道是不是跟自己本身的節奏有關?
-
自主創造進攻能力是 Miller 較為缺乏的部分,這讓他時常要利用切入去面對防守者,面臨沉退防守雖然會使用拋投技巧但樣本數不多期許 Miller 能更增進這一項技能,Miller 的外線投射威脅是非常巨大的,如果能把這項優勢擴展到中距離,對他只有利沒有弊阿,但在比賽裡也有看到他利用擋拆作為掩體進行中距離 Pull up ,筆者認為 Miller 應該利用這項優勢去最大化他的影響力,例如:對手會因為顧及他的投射能力,這時 Miller 只要能夠利用 Pump fake 騙起防守者,無論是後續的切入亦或者是投籃都能為他創造出不錯的空檔,如果能把 hesitation *簡稱拜佛或Hostage Dribble 利用臀部把防守者卡在背後,來創造節奏上的變換等技巧練好會讓 Miller 的進攻有更多可能性!
-
Miller 具備無球端的潛力,在比賽裡他有展現不錯的空切能力,雖然自己本身的運球不佳,如果球隊願意為他設置一些射手跑位戰術,例如:Flare Screen 、Hand off 來掩蓋 Miller 的缺點,徹底解放 Miller 的投籃優勢,那會是一個很棒的投資,他能夠利用掩護在外線進行投射,也能夠在無球跑位時突然變向、變速來對防守者進行混淆創造空檔,總而言之 Miller 的投射筆者認為是 NBA Ready 希望未來選他的球隊能夠最大化 Miller 的優勢,先從無球端開始在慢慢延伸到其他技巧,貴為現今最流行能夠拉開球隊空間的球員,Miller 最適合那些三分外線貧落的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