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麥]寫在經典賽預賽開打之前之八 大麥針對義大利投手部門的情蒐

A組的美國二隊不是叫假的!除了後援大咖助陣之外,義大利的先發輪值又有什麼狠角色呢? 有哪一位大聯盟級別的投手可能對中華隊掛帥主投呢?

作者:王大麥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較於打擊群的完整性佳,義大利隊的投手部門陣容從這份確定出賽的名單上來看明顯缺乏足夠的先發戰力!對台灣來說五天打四場比賽,但對義國是第一天輪空後面四天四連戰!而第二場對我們(晚場)之後,隔天3/11中午12:00又要面對巴拿馬隊。等於是不到12小時內連打兩場比賽!(但有後發先制的空間運用,容後詳述!)

 

其擁有的現役大聯盟選手只有馬林魚Castano、紅雀Pallante可以算是先發級別。且後者還是先發與中繼兩頭跑的後段先發,頂多再加上金鶯隊Vespi是專門抓左打的姿勢怪異左投是可以擔任國際賽先發角色的選手。至於Matt Festa、Jordan Romano則是大聯盟有實績的明星後援投手。如無意外將擔綱後段局數勝利組的任務!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聯盟其他可用戰力:左投Joey Marciano(3A)、右投Joe Lasorsa(2A)近期也都轉以後援投手方式培養。Marciano在2018年便從先發轉調後援,縱使國際賽需求孔急也不至於廖化當先鋒,除非面對整條左打部隊的打線!另外Mitchell Stumpo(3A)則是這當中相對資深的,在大場面賽事中可能比較有經驗接下開局投手Opener的角色,因為其有很好的三振能力,在小聯盟累積超過100局投球(112.2)飆出141次三振!有很好的控場能力不只WHIP1.14超水準,其面對左打的被打擊率僅0.139比面對右打低了將近一成(0.219)。投球穩定性比起Joey Marciano動不動就保送好上許多。而且Mitchell Stumpo絕佳的右投滑球與極速96mph的四縫線搭配讓他的三振能力飆升,同時能夠克制右打也能封鎖左打!我認為他是義大利陣中除了兩位大聯盟老大哥外,最好的先發投手!

 

惟上述幾位中以Joe Lasorsa的升階最為快速。2019年被選進聯盟,2020賽季停擺。但2021、22兩年已經連升三階(低A、高A、2A)爬到2A層級,且投球成績還愈來愈好。每局被上壘率在2022年不論面對左右打都壓在0.85左右實不可謂不強大!以球威來看很有可能進入5、6局,先發投手下來之後的領先組戰力規劃,以銜接在勝利組之前!或者是拉到前對局數,當作假先發長中繼使用亦有可能。因為經典賽預賽四場比賽準備四個先發投手妄想每位都可以用65球,撐五到六局畢竟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請繼續往下閱讀

 

Jeffrey Passantino這位短暫上到3A的右腕,是眾多小聯盟戰力選擇中唯一目前還有在擔任先發的。不過身材並不突出僅5-10",不過三振保送比優異。曾是小熊後段選進卻在2019年爬升到潛力新秀行列!穩定出賽的層級是2A。是位控球好,聰明且會思考配球的投手。估計會搶下一席義大利的先發席次!

 

再來討論一下義大利的一個賽程優勢,其雖從3/9第二天開始連打四場。但是由於台灣在3/8第一天晚間已經先行出賽。義大利可以考慮他們的首戰對古巴要不要派出兩位大聯盟投手的其中之一Castano、Pallante還是以3A級別的壓陣主投!因為以古巴的陣容來看,很明顯打高於投。大聯盟後段輪值要壓制住紅色閃電的打擊威力恐怕也很吃力還不一定會有相對好的結果。簡言之隔山觀虎先鬥!

 

但大麥認為不論我們台灣對巴拿馬結果輸贏,都將使義大利派出這兩位大聯盟先發出戰地主隊!台贏巴贏的話,相對的義大利壓力大增;反之,也將大大鼓勵義大利派出陣中Ace迎戰!

 

由上可知地主台灣的首戰對巴拿馬是至關重要的,全力搶勝將有利於迫使義大利陷入不得不以最好投手陣容的悖論。反之若台灣出了差池,則會讓義大利見獵心喜,有連續推出大聯盟投手從第一局到九局面對中華隊打線。不過必須陳明在先,上述大麥的兵棋推演預想,當然也與南歐軍團的浪漫與自身戰力規劃有關!正常情況下,沒特別要抓台灣的話Pallante、Castano應該會各扛一場先發應無疑義!

 

再者若以球質與快速球均速來看Pallante是較優異的。95mph的四縫線搭配上75~77mph的大曲球combo,且投球隱蔽性佳,要確實集中球心是相對較難的!反觀Castano則還未在大聯盟站穩一席輪值,但左手的出手點特異!雖只有均速91、92mph的速球(12.1%)但搭配卡特(44.1%)、滑球(28.1%)、變速球(12.7%)、伸卡(6.1%)以上的五種球路若能mixed-up的話也不好對付。特別是situation pitching的狀況,靠著優異的速球轉速對打者不要把球往地上打是一個考驗,因為很容易被吊到打擊重心,尤其對球路辨識失去方寸的話!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