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總部設在汽車大城美國底特律的Ford在世界大戰前就已是全球知名的汽車製造廠,並在世界多個知名賽車競賽中寫下傲人戰績,不過Ford直到1967年4月才正式參與F1賽場。
時間回到1965年,FIA決定賽場自1966年起的引擎最大排氣量從原先的1.5公升倍增為3.0公升,進而引發了一波引擎更換潮,在大多數英國私人車隊首選的Climax因商業理由決定不生產大排氣量引擎下,Climax的其中一支客戶車隊、由設計鬼才Colin Chapman領軍的Lotus車隊因而找上了前車隊變速箱工程師Keith Duckworth與Mike Costin共同開設的Cosworth研製新引擎。
Costin表示他只要有10萬英鎊[2023年約為176.6萬英鎊]預算就能研製出具有競爭力的相關規章引擎,因此身為計畫發起人的Chapman經過一番努力後好不容易透過Ford英國分公司的協助爭取到相關資金,也因為這樣,被視為F1一代名機的3.0公升DFV V8引擎冠上了Ford之名。
於1967年尼德蘭GP首度投入賽場,且首戰就靠著Graham Hill奪下竿位、Jim Clark奪下大賽冠軍而打響名號的Ford Cosworth DFV引擎在首年雖由Lotus車隊獨家使用,但很快的因商業利益而在隔年開放其他車隊採購;相較於其他供應商,DFV引擎具有動力強勁、重量輕、結構緊湊、易於維護且便宜等等優勢,使得DFV引擎迅速壟斷賽場,並讓Lotus、Matra/Tyrrell、McLaren、Williams等等英國車隊成為賽場上的王者。
不過隨著渦輪引擎逐漸嶄露頭角,稱霸1970年代賽場的DFV自然進氣引擎在1980年代中期迅速失去舞台;雖然Ford Cosworth試圖以DFY、DFZ、DFR等等DFV後繼型自然進氣引擎與GBA型渦輪引擎重返榮耀,但這一系列引擎都未能取得如大前輩DFV般的成就。
這樣的情況直到FIA於1989年宣布禁用渦輪引擎後才開始有所轉變,當年Ford Cosworth推出了新型3.5公升V8規格HB引擎,並由Benetton作為獨家使用車隊[其他客戶仍使用DFR引擎],雖然HB引擎靠著體質不錯的Benetton賽車年年取得大賽冠軍,但仍與Ferrari、Honda與Renault等等主要對手有一小段差距。
之後Ford Cosworth於1994年推出冠上「Zetec-R」之名的EC系列引擎搭配終於取得問鼎冠軍戰力的Benetton B194賽車,成為Michael Schumacher奪下生涯首冠的一大關鍵。
但這也是Ford引擎截至目前為止的最後一座世界冠軍頭銜。隔年Benetton車隊轉投更具競爭力的Renault陣營,使Ford只能與Sauber、Minardi、Jordan等等一系列中小型車隊合作,讓Ford的光芒再度黯淡,因此到了1999年,Ford決定買下由三屆世界冠軍Jackie Stewart持有的同名車隊,並在隔年以當時為集團成員的Jaguar之名首度以全廠隊之姿參戰。
不過Jaguar車隊在5年期間僅奪下3場大賽第二名,整體表現甚至還不如在2002年才首度參與F1的日本車廠Toyota,使得底特律董事會於2004年年底在心灰意冷下將車隊以推估1.1億英鎊賣給Red Bull,成為現在的Red Bull車隊。
Ford同時全數售出長期握有的Cosworth股份,使Cosworth在2005年起重新成為獨立引擎供應商,雖然Cosworth在經過短暫中斷後重新活躍於使用V8自然進氣引擎的2010年代前半期賽場,但仍因研發成本與缺乏用戶等問題而未能與F1一同進入混合動力時代。
總計Ford Cosworth在F1賽場的38個賽季共奪下僅次於Ferrari與Mercedes的174場大賽冠軍,以及14座車手冠軍與10座車隊冠軍,為史上第三成功的F1引擎製造商。
Cosworth在退出賽場後雖然數度參與F1技術規則修訂會議,但截至2023年為止仍未有重新回到賽場的打算;Ford則是在經過長時間的蟄伏後於2023年2月宣布與Red Bull車隊動力單元部門Red Bull Powertrains合作,使其動力單元在2026年將以Red Bull Ford的名義提供Red Bull與AlphaTauri等2支車隊,成為Ford在F1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