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容的改變
籃網會選擇獨行俠包裹很大的因素是,這包的配菜提供籃網更好的陣容深度。以及未來持續能有的操作空間,若沒有發生太意外的後續大型交易,那籃網的下半季樣貌將逐漸形成。
在獨行俠的包裹中,場均17分帶有四成三分命中率的Dinwiddie將補上籃網先發控衛的缺口,而DFS可以以帶來輪替上更多靈活性。筆者認為先發陣容在交易後,當籃網主力全健康時會擺出 Dinwiddie + O'neale+ Durant+ Sinmons+ Claxton,而DFS可能是第六人的角色。或許這樣有人會疑問為何比起O'neale更高級的3D-DFS不是先發,關於這點,可能就必須要了解到籃網的陣容配置。
在明星賽前籃網大多時間輪替球員當中,籃網是沒有實質替補中鋒的。往往在Claxton不在場上約15分鐘時,通常是由KD和西門對位到另一方的5號位,有時甚至是Warren和渡邊雄太來對位,因此每當遇上大型內線時,都吃足苦頭。而在近期傷兵潮得到機會的傳統型中鋒Sharpe,看似成長得不錯,但缺乏經驗的他,高機率無法在更高張力的比賽被使用。要知道的是,其實讓有豐富傷病史的KD和西門來扛對方5號,這可不是太適合的長期方案,先前球隊就嘗試尋求過能幫助替補禁區的人手。
而在這筆交易案後,DFS正是那位能帶給籃網禁區防守深度,又同時可以在進攻拉開空間的球員。在他到來後,籃網可以讓Claxton不在場上時的禁區不用太擔心。因此,才會想放他下第六人去錯開先發,讓他撐起替補陣容禁區只有Warren和渡邊雄太能作戰的狀況。這點是O'neale無法做到,只有他能擔任的任務。
當然,DFS仍然會獲得超過25分鐘的上場時間。更可貴的是,他能緩解當西門關鍵時刻不敢放他在場上時,籃網的側翼依然保有非常頂級的防守,也能搭配主力球員埋伏在底角拉開進攻空間。多了他後,在關鍵時刻時籃網不再侷限在必須有Claxton的護框,或是必須有渡邊雄太底角拉開空間,而是可以應需求排出不同種的陣容。
另外關於球隊的綠葉型球員,籃網可說是應有盡有。在Irving不在的比賽中,小火車C.Thomas快速的崛起,連續兩場砍下40+,是個可以依賴的得分點。而原有的輪替中,渡邊雄太能用底角三分的威脅力牽制對手,Warren是個替補持球點,咖哩弟提供一個具有外線又能下球的持球點,Harris即便被嫌到不行但依舊有將近4成的三分火力,Sumner具有優秀的突破能力及積極防守,最後Sharpe也有應付傳統型中鋒的能力。雖然這些綠葉都有各自的缺點,但當球隊擁有這麼多的選擇時,就可以因應戰況去做不同調整,而非在僅有的選擇中被迫接受。
籃網是否還有爭冠實力?
在交易達成後,這個問題幾乎是所有籃球迷會提出的質疑。許多人認為沒有Irving的情況下,KD會因為單核而受到更多的包夾,降低籃網的天花板。
筆者想說的是,其實去年季後賽即便籃網有兩個球星,也同樣被賽爾提卡的針對防守守死。一支要爭冠球隊怕的並不是球星被包夾,而是其他球員的威脅能力。在去年籃網失敗的季後賽中,除了雙K以外,剩下能下球的只有B.Brown和小咖哩以及Dragic而已,其中前兩者都不算出色的持球點。而剩下的球員當中機動性幾乎都不太好,甚至連這賽季被冰的Edwards都在輪替當中。
而這個賽季Claxton利用速度,成功變成在高位手遞手具有威脅性的中鋒。西門也能透過他的經驗跟不同球員配合,創造大量的投籃機會。其他球員中,小火車和Warren持有單打能力,另外O’neale和DFS都具備不錯的機動性。這樣不同功能性的結合,也讓籃網在一二月十都分別投出超過4成的三分命中率。
在相較上個賽季的陣容中,籃網本季的輪替深度可說是高出一大截,更別忘了還有交易過來的Dinwiddie去年也在球隊闖入西決時扮演了重要的二把手。當其他隊要對上籃網時,如果要把重心放在對KD針對性防守或是包夾,那麼就勢必因為籃網的其他火力而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