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當一名 NBA 球員終於打出有所突破的生涯年,幾乎皆因為他的球技產生某種延伸,例如跳投的射程更廣、運球技術的進步,在得分與進攻組織方面抓到平衡,或是終於融入團隊防守⋯⋯等等。
但是對於丹佛金塊的前鋒 Aaron Gordon 來說,以上案例完全無法套用在他身上。進入聯盟第 9 年,他在生涯中的突飛猛進,反而奠基於「做得更少」的這件事上。在多樣進階複合數據上,Gordon 已經開始擠進聯盟前 30 大球星排行搒:他在預測正負值 (Estimated Plus-Minus) 高居 23 名、ESPN 的真實正負值 (Real Plus-Minus) 則是第 28 名、至於 FiveThirtyEight 自製的 RAPTOR 正負值 則也有 29 名的水準——上述每一項指數都將他評為每 100 次進攻回合,金塊隊會因為他的存在而比對手多得 3.9-4.6 分,ˊ而在預測正負值以及 RAPTOR 中,這些數字都已經是 Gordon 生涯新高。
如同剛剛所提到的,Gordon 之所以能達到如此成就,在於縮小自己的角色定位,而並非成為大包大攬的看板球星。
讓我們先回到 2016 賽季,當時 Gordon 仍然身披奧蘭多的藍色戰袍,在當時新任總教練 Frank Vogel 即將執掌兵符時,Gordon 大談自己在未來將會嘗試擴充更全能的技能包,他向 ESPN 的 Zach Lowe 表示:「我將成為場上第三名後衛,並且負擔更多持球的責任,而且我正為此全力以赴。」
這樣的訊息,和他在上個月向丹佛週報 (The Denver Post) 所說的,簡直差了十萬八千里:「如果我需要投三分,我就會投;如果我需要低位單打,我就會去背框;如果我需要創造出手機會,責任來我就扛;如果我只要好好抓籃板,並且做一些髒活和防守,那麼我就會照做,為了幫助球隊贏得總冠軍,幫助 Jokic、Jamal、Michael Malone 贏得總冠軍,我可以做任何事,就這樣,贏球就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所以我會竭盡所能去爭取勝利。」
值得嘉許的是,Gordon 並非隨口說說而已,他真的說到做到。根據 Second Spectrum 所提供的追蹤數據,Gordon 直接參與的平均進攻回合,是他生涯以來的新低。
金塊隊幾乎沒有為他量身打造任何戰術;事實上,Gordon 在進攻端的貢獻,皆來自於他的影薄——他會埋伏在暗處伺機而動,在精準的時機空手切入擾動防守——Aaron 已經極為拿手,在弱邊深處拉開防守者,並且成為 Jokić 的固定餵餅搭擋,投籃、傳球、切入絲毫不拖泥帶水,懲罰趨前防守不夠快的對位員。
而在 Aaron Gordon 進行這套流程時,他總是以灌籃作為收尾。真的很多,看到數字你才會發現,本季Gordon 居然有高達 27.8% 的出手比例是扣籃,這有多誇張?上季轉戰金塊的 Gordon,才剛以 130 次灌籃以及 17.3% 的出手佔比,創下了生涯新高而已(在此之前,他單季最多灌籃 104 次,是在 2018-19 賽季)
這 130 次的扣籃是上季 75 場例行賽中完成,代表他在每場比賽會以蠻力將皮球塞進籃框 1.73 次——當然了,這也是生涯新高。然而本季至今,金塊隊打了 52 比賽(Gordon 出賽 46 場),他卻已經爆扣了 125 次籃框!平均一場 2.72 次,幾乎「每一場」比上季還更多了一次!如果沒有傷勢攪局,他幾乎篤定會再創生涯新高。
毫無疑問,促成 Gordon 成為金塊灌籃高手的最大功臣,就是 Jokić。根據 Second Spectrum 的計算,史上沒有任何一名球員,單季傳出讓隊友灌籃超過 60 次的助攻,如果本季到目前結束,那麼 Jokić 和 Gordon 連線的 60 次扣籃,將會追平 LeBron James (60) 並領先 Jayson Tatum (57) 等競爭者,這就是 Jokić 年度 MVP 的真實力,他總是能在 Gordon 有輕鬆得分機會時找到他。
也因此無須多想,本季就是 Gordon 生涯以來,得分效率最高的一個賽季:3 呎之內的投籃(灌籃/上籃)佔了他的出手比例的大半(生涯首度發生),現在的他已經幾乎捨棄中距離的出手。
lisungyu
gordon最重要的還是保持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