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巒疊嶂,巍然屹立。主要討論有興趣的議題或球員,偶爾跟風評論時事話題
日前勇士、拓荒者、老鷹、活塞發動了一筆四方交易,主要是奪冠成員後衛Gary Payton II鳳還巢。不過因為GPII沒有通過勇士體檢,導致這筆交易拖延了一陣子才成真。勇士這邊向NBA當局投訴,內容是拓荒者可能誤導GPII的狀態,而聯盟已開始調查。
最後從財務觀點(將James Wiseman交易出去可以省好大一筆豪華稅),戰力觀點(可以打球的GPII貢獻卓越)考量後,勇士決定還是吞下這筆交易。
這不是聯盟第一次發生球員體檢不過的事情,估計也不會是最後一次。討論聯盟會不會處罰拓荒者,以及交易過後各隊戰力起伏之外,回顧三筆因為體檢不過的交易吧!
1.2016年火箭、活塞交易Donatas Motiejunas
Motiejunas來自立陶宛主打中鋒,是身材高大且具備投射能力的長人,內外都有一定攻擊力。被交易時25歲正值當打之年,很可惜長久以來困擾的背部傷勢導致體檢沒過,最後留在火箭(活塞火箭交易生變,D-Mo暫時無法上場)。
不過回到火箭之後Motiejunas倒是得到不少上場時間,從2月底到球季結束成為火箭先發,每場差不多出賽16分鐘左右。季後賽第一輪火箭打金州勇士,Motiejunas五場比賽都有上場,其中一場還有雙十演出。或許背部真的有傷,但看起來影響有限。
2016暑假成為受限自由球員的Motiejunas得到籃網青睞,得到一紙設下重重門檻的四年合約,卻被母隊火箭比照出價攔胡,根據受限自由球員的規定只能回歸。爾後傳出拒絕到火箭體檢和報到,成為NBA史上第一位受限自由球員被比價留人後,拒絕回到母隊的案例。兩邊僵持到新球季開打,完全沒有幫火箭打球後被揮棄,剩下球季在鵜鶘撿到一些上場機會,然而球季後沒有其他NBA球隊跟他簽約,開始成為遊走江湖的浪人。
他在中國CBA打了幾年,獲得再次回到NBA的機會效力馬刺,證明還有在NBA一戰的實力。不過接下來中國這邊報價比NBA好很多,他選擇離開美國繼續在亞洲掏金賺錢,直到2021年回到歐洲法甲打球。
上季活塞、金塊交易Bol Bol最後因為體檢取消,聽到這消息Motiejunas在推特上發言:
我過去也是體檢沒過,且被活塞隊醫告知再也不能打籃球了。現在6年過去我還在場上奮戰,還打算再多戰好幾年。
他們這樣做摧毀了年輕球員名聲跟未來發展,發生這事後我都被異樣眼光看待。
誠如Motiejunas所說,這種體檢不過的名聲對球員殺傷極大。或許當局該介入調查?
2.2022年活塞、金塊交易Bol Bol
這筆交易主角又是活塞隊醫,對象是本季在魔術打得風生水起的中鋒Bol Bol。去年小弟寫過一篇《峰嶺隨筆》即將消失的獨角獸?Bol Bol離開金塊加盟活塞評論這筆交易,萬萬沒想到本季Bol Bol居然能打成這個樣子。
大學以來始終因傷所苦的Bol這季少見可以上場打球,總出賽場次已破50,總出賽時間已經超過1200分鐘,比過去幾年總和還多。大學只打了9場268分鐘,前三年在金塊合計只打了53場328分鐘,本季出勤頻率有如脫胎換骨。
身材高大又具備投射能力,還能自己帶球突破攻擊,Bol一直被期望是下一隻獨角獸。本季繳出10.6分、6.3籃板、1.4火鍋,三分命中率33%,看起來真有這麼一回事。然而細看場上表現,Bol可說完全用天份打球,很多時候攻擊選擇極度不合理。防守更是一團糟,除了對抗力不夠、移動重心超高之外,什麼輪轉協防、防守佔位都是一塌糊塗。
只能說籃球真的是天賦運動,過去幾年幾乎空白還能打成這樣,Bol實在是很不容易。話說回來,活塞兩筆體檢沒過的交易,苦主最後都繼續打球而且表現不惡。這樣的醫療團隊是不是應該檢討一下?
3.2009年黃蜂、雷霆交易Tyson Chandler
當時還在紐奧良的黃蜂跟雷霆完成一筆交易,用7-1主戰中鋒Tyson Chandler換前鋒Joe Smith、Chris Wilcox,還有中鋒DeVon Hardin的簽約權。
結果雷霆隊醫發現Chandler左腳拇指有傷,最後這筆交易告吹,黃蜂可說逃過一劫。雷霆拿出的籌碼中,DeVon Hardin從來沒在NBA打過一場球,前狀元Joe Smith再打兩個球季就退休,Chris Wilcox稍微好一點還打了三季,不過得分從來沒超過兩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