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經過了一個有吹判爭議的比賽,讓馬競在主場又失去了保四中重要的2分,比較幸好的是,在黃潛、貝提斯、皇家社會等隊都是輸球的情況下,分數差距也稍稍的有機會拉開。
近期通過比賽中的變陣,Simeone也漸漸地做出了許多正確的臨場調度,在雙前鋒以及三前鋒間的切換,也讓馬競在進攻上有更流暢的比賽內容。
在這段時間都沒有傷兵的干擾下,Simeone也將可以為球隊測試出究竟是誰適合馬競,又是誰該離開,讓馬競的高層有可以判斷的依據在下窗進行操作
先發陣容(4-3-3)
Jan Oblak
Nahuel Molina
Mario Hermoso
Stefan Savić
Reinildo Mandava
Pablo Barrios
Koke
Rodrigo de Paul
Marcos Llorente
Antoine Griezmann
Álvaro Morata
1.de Paul越來越有機會先發
2.該選擇Savić還是Giménez
在中場有進攻、有防守,在前些年的時候大家會想到Llorente的超高速運轉,然而在世界盃後,更多人看到的是de Paul的逼搶和積極心態。越來越融入到Simeone的體系中,de Paul在攻守兩端的貢獻是顯而易見的,從阿根廷時利用體能幫助Messi掩蓋防守缺陷,到現在因為Koke的下滑轉而在中場大範圍的協助,這是越來越適合馬競的de Paul,也是去年球迷就在期待的完全體。
已經很就沒有看到2名主力中後衛可以如此健康了。原先在前2~3個賽季都是由Savić和Giménez一起先發的,然而到了近期因為Hermoso的回神,讓需要從後場傳導的戰術有了最佳的解答,而Savić和Giménez就必須擇一去選擇。照現在兩人的實驗下來,明顯的Simeone都還在測試階段,Savić有著更加穩定的防守和上前搶斷率、Giménez則是有著相對出色的體能和爭頂能力,究竟誰可以成為Hermoso的副手,可能也要在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了。
比賽過程:
不斷的變陣,是本季Simeone常做的事情。而有別於上一場的4-4-2陣型,本場比賽的馬競又回到了連勝時期的4-3-3體系,為的就是有效地去進攻Tapia以及Galán這條右路的防線。


而在一開賽右路的三位球員也確實地去做到進攻的機會。利用de Paul在中後場調度,而Molina與Llorente去衝擊防線,這樣的進攻方式真的是屢試不爽的,在比賽剛開始的Molina與Llorente配合後讓Llorente下底去傳中也造成了一次的進攻威脅,可惜中路沒有插上的人,要不然就是一次很好的進攻機會。

同樣的情形在比賽第54秒時又出現了一次在Galán沒有對位好Molina的情況下,讓更靠前方的中場難以去對位到自己需要對位的球員而形成了一小段的防守混亂,而此時的Llorente也選擇將球回傳給到de Paul讓其組織,並且自己也跟著無球跑到對方防線附近,創造了兩個機會給de Paul去選擇,傳中和穿越球。
而de Paul也不負眾望,利用自己精準的傳球找到中路的Morata爭頂,可惜Morata越位在先沒辦法將de Paul的球處理好。

僅次於Hermoso的長傳成功數和成功率,雖然位置越來越靠後,但de Paul做出的2次Key passes、2次穿越球依舊是球隊中進攻的核心武器。
不僅僅是進攻端在中場輸送彈藥,在防守端的de Paul也發揮著他在阿根廷時瘋狂逼搶的能力。被Simeone當做了第一逼搶發起點,讓球迷有時候看到因為de Paul而跑到了邊鋒Llorente的前面,而de Paul常常逼搶的路徑就是一路從中場出發,並且針對「球」去施壓,中場、後衛、到門將全部都是de Paul的足跡。在比賽第8分鐘利用這樣的戰術,de Paul也迫使對方門將只能以大腳去解圍,而此時的球解到了 Barrios腳下,也讓Barrios有了表現的機會,利用突破後的傳球去創造進攻機會,展現他的進攻創造力。

不過相對de Paul在右側,左側的小將Barrios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因為對自己的跑位稍微不自信,比賽的前半段Barrios都會不斷地朝教練席附近確認,場邊也會不時聽到Simeone「溫柔」的指導Barrios該如何跑位移動。也是看到了Barrios的不自信,塞爾塔維戈在本場比賽也不斷的壓迫到Barrios,試圖讓Barrios失誤產生進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