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中職全壘打王!味全龍捕手吉力吉撈.鞏冠在中華隊與義大利的賽事中,擊出價值連城的三分砲!!!比起其他入選經典賽的球員,他豪邁的揮棒與恐怖的力量,使他成為中華隊少有的長打輸出者,是台灣挑戰世界的核心砲台!究竟他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又有哪些優缺點?請點開本文,透過進階數據認識這位中華職棒全壘打王!
中職最強長打者
吉力吉撈.鞏冠在去年雖然因傷僅出賽88場,卻掃出了聯盟最多的14發全壘打;而且全壘打是一項累積數據,對一位有1/3球季無法出賽的球員來說可是相當不利,因此更凸顯了他的可怕;如果改用非累積數據來看,在IsoP也就是純長打率排名上,吉力吉撈.鞏冠則以0.195的成績奪下全聯盟第一,比三冠王林立還要可怕;AB/HR也就是幾個打席能打出全壘打的排名上,吉力吉撈.鞏冠也是獨占鰲頭,足可見其長打實力完全是規格化外的恐怖。
而且他也不是窮的只剩下全壘打的球員,整季下來繳出 0.286/ 0.350/ 0.481的打擊三圍,OPS是0.831,經過標準化後的OPS+是146.6,也就是他的成績贏過聯盟平均46%,若直接加入全聯盟排名,他可以排到第三名,僅次於年度MVP林立與兄弟強打陳子豪,因此稱之為聯盟頂級長打者名符其實。

對味全龍的意義
而他的好成績也不是去年限定,在前年下半季入選後的小樣本中亦打出OPS+120的身手,連續兩年在味全龍陣中排名第一,他的存在對火力貧瘠而且打線左傾的味全龍而言,可說是攻擊的靈魂,戰績的支柱。
吉力吉撈的打擊特性
愛揮大棒的盲砲?
說到長打者,不少球迷都會將之與高三振畫上等號,進而貼上「愛揮大棒」或「不夠細膩」等標籤。而吉力吉撈.鞏冠長打能力極佳,同時揮空率是高於平均的25%,似乎坐實了球迷的既定印象? 不,不是的,完全不是這樣。因為揮空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球來就打,根本不選,所以揮一堆壞球導致揮空率偏高;另一種是懂得選球,但礙於球棒控制力差,所以卻打不到。本文主角吉力吉撈.鞏冠偏向後者,他的追打壞球率是29.1%,與聯盟平均28.3%差距不大,並沒有亂揮的問題。反過來看到無論是好球還是壞球,他擊中球的比率都低於平均。事實上他整體三振率也僅略高於平均,在保送也高於整體下,三振保送比依然是可接受的成績。

因此吉力吉撈.鞏冠完全不是不選球的盲砲,比起選球,擊中球的能力反而才是弱點;反過來說,多的是不選球卻不會揮空的,如筆者日前介紹的古巴經典賽成員Luis Robert Jr. 便是如此,靠著優異的球棒控制力來掩蓋他追打壞球率衝破40%的缺點。
反潮流的飛球打者
眾所周知,進入不彈球年代後,飛球的破壞力嚴重降低,因此打者們傾向於擊出平飛球或甚至滾地球;在擊球分布上,也為了避免揮空,往往選擇將球帶的更裡面,所以不少打者們都有高推打的傾向。然而吉力吉撈.鞏冠卻是完全反潮流的存在,其滾地球比例還不到40%,平飛球比例也偏低,但飛球比率卻高達48%,比聯盟平均高出10%。又在擊球分布上,從圖表中可以看出他傾向於拉打,大多數的球往游擊跟中左外野方向送,是完全反潮流的存在。
但吉力吉撈.鞏冠完全有資格這樣打,比起聯盟飛球平均0.672 OPS的破壞力,他的飛球OPS來到誇張的0.944,反潮流的結果相當甜美。雖然我們沒有確切的擊球初速數據,但根據一些零星的報導跟選秀前的各類報導,可以推測他優異的力量帶來的高擊球初速,造就了他飛球的巨大威脅性。
又以飛球跟平飛球來說,拉打實際上能創造更好的結果,下表引用MLB大聯盟的數據,所謂WOBA是類似OPS的綜合攻擊評估,能呈現打擊的"結果";xWOBA則是將測量標的從結果的一壘安打二壘安打改為進階數據的預測。所以撇去了守備的影響,故xWOBA通常更能呈現一個球員的"擊球品質"。
| 拉打 | 往中間打 | 推打 |
WOBA | 0.804 | 0,451 | 0.385 |
xWOBA | 0.674 | 0.559 | 0.376 |
wOBA – xWOBA | 0.130 | -0.108 | 0.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