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的100個祕密:減重迷思一次破解,運動營養師王元哲教你健康瘦身不復胖!》
王元哲 著 / 布克文化出版
(以下節錄自本書 p.138-p.146)
每週該運動幾次?
重量訓練:在正常情況下,同一個肌群每週需要訓練兩次才能有效進步,因此每週只進行兩次重量訓練的話,最好就是每次訓練都盡可能的訓練所有肌群。然而隨著每週訓練次數的增加,可以開始把訓練的肌群劃分出來,例如分成上肢與下肢,或者更細分成胸、背、腿等。
有氧運動:推薦每週三次,每次三十分鐘以上。有氧運動其實沒有上限,只要運動前肌肉與精神狀態都是正常的,運動完不會出現低血糖、暈眩、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不適,就可以持續進行。反之,則需要至少讓痠痛的部位休息 48~72 小時,才能再次進行相同的運動,此時可以選擇其它沒有痠痛的
肌群進行運動。
Reference:Personal Trainer Manual Fifth Edition, 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
如何製作訓練計畫?
我自己或者是為我的會員制訂訓練計畫時,都會按照下列步驟:
- 首先確定目標例如:減脂、增肌、塑型、健康等。
- 再來確定每週可運動的精確時段例如:每週二、四、六下午六點固定運動。
- 最後是想要多久來達成目標,例如:三個月減去六公斤的脂肪、第一年重量訓練長 5 公斤以上的肌肉、半年的時間消除脂肪肝等。
依據運動目標分別有需要注意的事項:
- 減脂的運動時間可以比較隨機,但總時長相對需要比較多,以每月減去 2 公斤的脂肪來算,需要消耗 15,400 大卡。若只靠運動且考慮到需要大量的運動與肌肉修復的能力,運動新手能接受的強度一般不會高於每小時 300 大卡,因此至少需要 52 個小時才能達成,每天會需要 1.7 個小時的運動時長。
所以,一般會把 2/3的熱量缺口交給控制飲食。利用運動來消耗剩餘的 5,400 大卡,會需要 18 個小時,每週需要 4 個小時左右的運動時長,這 4 小時可以選擇強度較低的運動:游泳、慢跑甚至是快走,只要是能讓心跳與體溫都稍微升高,並且維持較長的運動時長,都是不錯的選擇。
- 增肌訓練計畫需要嚴格的控制訓練間隔,主要是因為肌肉在經過有效的訓練會有恢復之後的力量高原期,在這個大約 2 天左右的時間內,力量會稍微的增加 1~5%。因此要在這段期間內進行訓練同時稍微增加一點強度,才能將肌肉量堆積上去。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一直都是以相同強度與次數進行訓練,不管練得多勤快肌肉都不會有所增長。另外,肌肉的恢復需要 48~72 小時,在修復未完成之前訓練,由於強度無法提升,所以不只是無法進步,還有可能造成肌肉受損而事倍功半。因此,每週至少也只能對單一訓練肌群進行兩次的重量訓練,間隔至少要 48 小時以上。然而核心肌群可以說是個例外,核心訓練可以高頻率的訓練,甚至是每天訓練都是可行的。
每個大肌群單次的訓練次數建議設定在 120 個反覆次數,例如:一次胸部肌群的訓練,可選取四個不同的動作:槓鈴臥推、蝴蝶機夾胸、啞鈴上胸臥推、伏地挺身。
槓鈴臥推的特點是能舉起較大的重量,以大重量提供的機械張力為主要刺激點,動作重複次數控制在 8~12 次,做 4 組。蝴蝶機夾胸的特點是能讓胸大肌全幅度的伸展與收縮,所以動作的完整性與正確性比重量更重要,建議動作重複次數控制在 10~14 次,做 4組。
啞鈴上胸臥推主要是以角度的不同與啞鈴較高的活動性,來對肌肉做不同方向上的刺激,重量與次數選擇剛好 12 下力竭的標準肌肥大組次數,做 4 組。
伏地挺身是「全身的肌群」一同協調完成整個動作,這點與重量訓練主要是「孤立」訓練肌群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利用這個動作,讓胸部肌群同樣能習慣與各部位肌群平衡協調來完成動作,建議動作重複次數控制在 10~14 次,做 4 組。
- 塑型則會需要重量訓練與有氧訓練相互配合,理論上可以同時達成增肌和減脂,但是需要嚴格的制訂計畫與高度配合,需要付出的努力極大,但成效絕對是 1+1 大於 2。這種訓練的規劃要依據個人的情況來訂,所以不在這裡作出範例。
- 健康與體能的運動原則與減脂比較相近,但不少剛開始減脂的人力量、體能、關節活動度都會比較差,所以會建議先去做一次完整的體檢,並且諮詢專業醫療人員運動時需要注意的事項,然後從靜態施力與關節拉伸開始,例如:瑜伽與皮拉提斯都會是相對優良的選擇,不太建議在沒有專業指導的情況下就直接開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