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2/27

西甲第二十三輪—馬德里競技VS.皇家馬德里—爭議的延續

一樣是有爭議的裁判、一樣的主場,馬競肯定是想要一場完全不一樣的比賽結果。或許不像13~18之間一個賽季會遇到皇馬超過4次,但是本季第三次的交手,兩隊依舊是會保持著最高張力的表現,呈現出最精彩的比賽。

在沒有歐戰的干擾後,世界盃回來後的馬競也越來越走向了正軌,包括了上一場面對畢爾包的比賽在內,8場的聯賽僅僅輸掉一場面對到巴薩的比賽,聯賽的排名也漸漸地回到了穩定的前四。

然而在本輪的聯賽,馬競將要到伯納塢面對到近幾季依舊強勢的皇家馬德里。兩隊不久前也在伯納塢有過交手,不過在國王盃的八強那場比賽中稍嫌多的爭議也讓兩隊的球迷有了更多的火花。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Griezmann等鋒線,有慢慢找回進球的感覺,但是本場比賽因為中場de Paul的受傷,也為馬競中場的戰力蒙上了陰影。

先發陣容(4-4-2)

Jan Oblak

Nahuel Molina

Mario Hermoso

請繼續往下閱讀

Stefan Savić

Reinildo Mandava

Yannick Carrasco

Saúl Ñíguez

請繼續往下閱讀

Koke

Pablo Barrios

Antoine Griezmann

Marcos Llorente

1.沒有de Paul後的中場

2.僅放Griezmann一名正統前鋒

在de Paul因傷無法趕上馬德里德比後,球隊的中場就出現了輪替上的問題。以近期來說de Paul的攻守狀態都是球隊最不可或缺的球員,在Barrios依舊年輕、Witsel速度不夠、Saúl還在迷航的情況下,要有人完全補上de Paul的空缺恐怕是相當有難度的。

而Simeone另外一項與本季都不一樣的決定,就是僅僅放上Griezmann一名傳統意義上的前鋒在鋒線上,而與他搭配的Llorente與Carrasco則是屬於輔助的角色,這樣的配置是相當不常見的,在前鋒線上沒有身體的優勢,雖然有著快速反擊的能力,但是缺乏著像de Paul這樣可以快速傳球推進的球員幫忙,是否能有效的進攻也是馬競在本場進攻端最大的變數。

比賽過程:

在本場比賽依舊採用4-4-2的情況下,一開賽雙前鋒的位置上Simeone是先安排Llorente頂在前線與Griezmann一起,不過相對特別的是,Llorente的工作不僅僅是擔任到前鋒的部分,對於球隊需要防守的時刻,Llorente更是會常常回到中場進行協助,而此時的馬競鋒線就會由Griezmann一人所頂著。

利用8分鐘時的圖就可以看到Llorente與Griezmann上半場比賽參與防守的差距。

馬競的4-4-2
Llorente比起Griezmann更需要承擔更多的防守責任

在比賽第1分鐘時就可以看到,在前鋒線上的Llorente會回到右邊路上和Molina形成配合,中前場幾人的流動性也讓馬競在攻守上更加的順暢。而透過另一項數據可看到馬競在本場比賽有別於前幾場透過Hermoso的長傳去創造機會,本場比賽Hermoso僅7次的長傳對比起前幾輪都有超過15次的長傳,也多少證明了中場的流動性對於短傳配合的成功率是有提升的。

而利用球員的位置圖可以看到中場的球員通常都是自由活動且平行的。

Llorente回到中場右路和Molina嘗試配合
馬競球員活動位置

而另外一邊的Carrasco其實也有著在前線衝鋒陷陣的能力,因此在兩的邊路和鋒線上,其實馬競的陣容是可以很有變化的。

而看到了Llorente時常回防的工作能力,也可以間接判斷出球時Simeone在上半場的比賽是希望球隊有著更穩定的防守,畢竟在伯納塢中,誰也不想當第一個失球的球隊。

而因為前場的身高稍嫌不足,馬競也利用了今天的Saúl去更靠前的位置進行傳中時的爭頂,第1分鐘時Molina的傳中就是利用著Saúl的身高去嘗試進攻,而不僅僅是右路的傳中,第4分鐘時左路的Reinildo傳中,同樣也是Saúl去進行搶點的動作,而就算第一次沒有爭到,遠點的Barrios再次傳中同樣也都是尋找Saúl。

Saúl前插到鋒線上

而為何會讓Carrasco在左中場的位置上其實也有一個很清晰的結果,面對到皇馬的Carvajal在進攻時常常會推相當高的情況下,隊友有時又要協防到Asensio隨時可能暴起的遠射,讓Carrasco也必須相對的靠後去防守,也因此很多時候,馬競的陣型也有點3中衛的味道。

Carrasco有時會靠後幫忙防線

多次的傳中進攻,也讓馬競慢慢地顯現出球隊的威脅性。比賽第5分鐘,Molina的傳中時,禁區內清球的Valverde在清球結束後不小心讓球碰到了手,然而近在裁判面前的「疑似手球」,主裁判Manzano卻表示是不算手球的,也讓馬競的球員相當不解。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