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乘客您好,本次旅程各位乘坐的是多元功能型號的飛機,除了肩負著讓乘客安全舒適抵達目的地的使命外,本班機在途經桃園上空時,亦將執行人工降三分雨計畫,希望能幫助近期飽受三分旱災的桃園早日度過難關,對近期乾旱氣候有興趣的乘客,亦可索取本週的週報以了解更多,謝謝」
領航猿在年後陷入低潮,並於本週六對上新北國王的比賽中輸球,體驗到了本季最長的三連敗,雖然球隊在週日的比賽,順利打敗 8 連勝的台北富邦勇士,不過從一些小事中仍可以看出領航猿的狀況仍然還沒有調整回來,尤其是持續低迷的三分手感。筆者曾提到領航猿不會是以三分出名的球隊,不過連續兩週都分別有個位數的三分球命中率,倒是筆者沒料到的,而且從本週最後一場比賽看來,這波低潮可能還沒完全結束。
苦等不到三分雨的旱地桃園
與其說領航猿的三分球持續低迷,倒不如更明確說是領航猿的本土都陷入低潮,球員不敢投三分外,切入後總是在找外圍隊友、快攻上籃不夠果決、籃下的空檔猶豫(參考下動圖),這些問題都讓領航猿在進攻上無法如過去有效。領航猿洋將的得分佔比也直線上升(雖然筆者不認為是壞事),領航猿的洋將得分分別佔了全隊的 43% 與 49%,上半季連勝期間洋將得分比甚至只有 35% 以下。就算他們仍是以單洋將的陣容出賽,但對於洋將的仰賴程度卻是逐場提高。在本週對上富邦的比賽尤其明顯,在幾次外圍的導傳無效後,領航猿後期就是直接把球塞給 J.Washburn 的單一戰術打到底。先前筆者有提到,下半季領航猿的本土在面對到針對性的防守後命中率下滑之外,多少也有間接影響到球員心態,現在領航猿的本土就算獲得空檔,出手也會有所猶豫。
雖然整體出手低迷,但影響戰績最多的的確是三分沒錯,麻煩的是陣中靠三分吃飯的人不多,連三位洋將也都不是以三分為主要攻擊武器。出手最多的是 J.Ayres 的 3.8 次,命中率也是相當優異的 43%,但他是一位中規中矩的球員,三分球只是偶爾的冷箭,對於改變對手防守策略或分攤其他射手的壓力也沒太直接的幫助。上半季白曜誠、施晉堯、黃泓瀚和陳冠全還能幫助球隊在外線多點開花。但當這幾位球員當機後,對手就相當好針對剩下的那兩位射手。上半季我們還會看到張鎮衙接連的三分空檔,而到了下半季,張鎮衙被守到連出手的機會都沒有。場均要出手快 9 次三分的盧峻翔,近三場比賽三分平均只能出手 5 次,而且以筆者的觀察,盧峻翔其實鮮少有三分空檔但不出手的習慣,代表他的外線已極度被針對。扣除掉盧峻翔,領航猿本週的三分出手次數也大幅下降,兩場都投不超過 30 次,讓筆者一度以為是過去鄭志龍教練時期的數據。

如何施展三分造雨術
筆者認為目前三分當機的問題,來自於射手沒有好的出手空檔,那要創造出好的空檔,勢必要想辦法打破對手的防守佈陣,目前看起來利用洋將來擔任這個突破口最有機會,尤其是得分效率聯盟最高的 J.Washburn ( 可惜他內傳外的能力只能算是勉強合格 )。這也是為什麼前文筆者有提到洋將得分比例高不一定是壞事的原因,前提是當對手改變防守比重到洋將身上時,本土球員是否有能力把握。如下動圖我們便可看到一個典型的例子,J.Ayres 在一次擋拆後擁有了 mismatch 的機會,內線防守面臨如此的威脅,勇士被迫收縮並包夾,盧峻翔的三分空檔也就這麼產生了。這是勇士一次防守上的失誤,前提是盧峻翔得要把握住這空檔,否則就會淪為日前被三夾卻苦無隊友能拉開空間的 A.Bennett,屆時仰賴洋將得分就會一翻兩瞪眼,成為領航猿被檢討的項目之一。
筆者認為另外也可以考慮讓雙射手同時上場, I.Caminos 教練也曾在本週打勇士的比賽排出這樣的陣容,不過效果並不顯著,畢竟這兩人過去同時在場的時間相當少,適應需要時間之外,跑位與戰術也需要重新磨合。筆者認為領航猿接下來可以多考慮讓兩位射手交叉掩護的走位。過去金州勇士的浪花兄弟只要相互一個掩護,對手都很容易自亂陣腳,因為往往教練都是下達要死黏著兩位頂尖射手的任務,因此無論是守 S.Curry 的人或守 K.Thompson 的人都很難彈性的做出協防,一旦 K.Thompson 對守 S.Curry 的人做出一個紮實的掩護後迅速跑至外線,當下兩位防守者僅有剎那的時間可以決定要幫忙換守 S.Curry 或趕緊跟上去守 K.Thompson。筆者並不是要拿盧峻翔與張鎮衙的準度來跟浪花兄弟比,但是增加防守球員判斷與失誤的機率這樣的方向絕對是可以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