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3/02

《小鐵如擬》一如往常的「太陽版KD」 與截然不同的「KD版太陽」?

今天對黃蜂之戰,Kevin Durant終於披上太陽球衣,完成身為太陽成員的初登場,幾乎「輕描淡寫」的攻下23分,也幫助太陽獲勝,來到太陽的KD依然穩定砍分,得到KD的太陽是否真能證明自己會比上半季更強?

作者:小鐵

兵器鋒利,削鐵如泥。風向犀利,小鐵如擬。希望能用更多討論,分享各種觀賽意見。

在那一個震驚全聯盟、甚至所有NBA收視群的消息後,過了三週,經過球場亮相、加盟記者會等儀式,Kevin Durant終於在台灣時間今(3月2日)天從右膝內側副韌帶扭傷中傷癒歸隊,也是他首度披上太陽球衣、在球場上亮相。

KD的膝傷是美國時間1月8日對熱火之戰發生,根據當時評估大約需要六週的恢復時間,差不多被期待在全明星週末前後可康復,因此在交易發生後,就有許多聲音開始揣測KD的復出——也就是以太陽球員身份初登場的日子,不論選擇這場對黃蜂之戰出賽而非前一場對公鹿之戰是否有選擇對手的疑慮,但終究是站上球場,讓大家看看這筆交易的效果。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太陽在第二節就拉開領先,第三節一度被追近,第四節再靠KD和Devin Booker聯手收下勝利,整場比賽一路領先、從沒有被追平過,客觀來看一邊是在季中交易後廣受看好的太陽,一邊是季中已幾乎確定本季無望、近日又傳出明星主控LaMelo Ball因腳傷整季報銷的黃蜂,比賽會偏向太陽也合情合理,但至少可以看見,KD加入後的太陽的確有其強大之處。

重要的是,經過六場送出主力側翼、卻依舊要等待KD傷癒的日子後,太陽總算可讓人看見如今球隊應該是什麼風貌,而不論是「KD版太陽」或是「太陽版KD」,都絕對會是本季各界觀察的重點。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太陽版KD」牛刀小試  進攻威脅仍不打折

光看數據就可見,此戰對KD來說差不多就只是復健賽強度,上場時間僅26分50秒,是自從他在2019遭逢右腳阿基里斯腱大傷以來扣除其他提早傷退比賽的第四少,也是本季打最少的一場比賽,而且此戰有飆進37分的Devin Booker助陣,KD儘管萬眾矚目,倒也不必事必躬親。

從出手位置來看,本來就鮮少待在兩邊角落的KD,此戰沒有任何從角落的出手,大約攻擊位置都落在以籃框為圓心延伸至左右兩邊45度的扇形範圍內,出手的被助攻率達60%,比起籃網時期大約五成左右、本季的48.3%略高,可以視為是今天太陽有Chris Paul這種擅長穿針引線的王牌主控造成的影響。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上述的出手範圍內,KD今天投15中10,包括兩記三分球,FGM(籃網時期平均10.2)和三分球數(籃網時期平均2.1),除了生涯前兩年以外,這些出手位置、命中數量的數字,除了還在探索的新人年外,也大致和生涯數據相去不遠,也就是說,太陽得到的KD還是那個KD,並沒有因為這次膝蓋傷勢有所落差,交易前預期的優勢完全存在,也沒有和隊友的磨合問題、或是排擠了隊友的出手之類,在當代頂尖球星中,原本KD就被認為是最能切換持球/無球模式的無死角攻擊武器,固然因為球隊戰術的配置比較少在角落開火,但這並不會是弱點,只是較少設定的出手點。

唯一的差距是今天KD沒有太多站上罰球線的機會,唯一罰球來自於第三節一次中距離跳投造成犯規的三分打,這是近三年來當上場超過24分鐘後第五次罰球數在兩次以下,但如前述一來是此戰雙方情勢差距甚大,二來是KD此戰的USG%也比這三年的籃網時期略低,三來是積極攻堅的任務另由Booker代勞就好,減少的罰球並不是什麼壞消息。

也就是說,「太陽版KD」和「籃網版KD」並無不同,甚至還可能得利於太陽和籃網的陣型差異而讓KD有更多喘息空間,今天的太陽還是欠缺板凳砍分手Terrence Ross,讓KD在帶領板凳群時責任加重,若Ross可出賽,勢必又可在KD率領第二陣容時不必那麼辛苦。傷癒復出的KD看來逐漸滿血,依然值得期待成為過往我們認識的那個死神、高強度戰場的終極武器。

 

「KD版太陽」脫胎換骨  攻守都有轉變

相較於一如往常的「太陽版KD」,「KD版太陽」就有巨大改變,從進攻端,此戰有了KD,儘管CP3此戰八次出手只在首節投進一球,以往熟知的第四節關門秀更是兩投落空絲毫沒有戲份,但取而代之的是KD強大的個人攻擊力,此戰CP3的USG%僅有14.9,固然單一賽事的樣本會失真,但14.9這個數據和CP3本季的19.6、過去兩季季後賽各階段從的20到25不等的數據,說明了KD到來大幅下降原本要由雙位全權負責的持球壓力,此戰是CP3受惠,Booker因為攻擊端發燙的手感依舊球權拿滿,將來勢必也有讓Booker稍有喘息的空間。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