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3/03

那些年,中華隊有求必應的陳金鋒

2019年12強棒球賽,對於新世代的球迷而言,或許中華隊打線的希望,是陳俊秀、胡金龍等人,2023年經典賽則寄託於張育成。但若回到20年前,球迷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陳金鋒」三字。

作者:一貫三

MrBigRyan

有鋒哥,先說讚

職4起看球人

但張育成..是因為他是內野手..而且是中線...如果張是外野手的話..怕是也沒有這麼多機會.

紅色羅伊

要蹭國際賽,寫文章也不專業一點,被打再見高飛犧牲打的是陽建福,這個有在看棒球的人不查資料都會記得,一個名人堂寫手可以寫錯,笑死人了

一貫三

我寫錯當然歡迎指正,但你也不用這樣吧

2019年12強棒球賽,對於新世代的球迷而言,或許中華隊打線的希望,是陳俊秀、胡金龍等人,2023年經典賽則寄託於張育成。但若回到20年前,球迷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陳金鋒」三字。

當然,這樣說不太準確,嚴格說來,那時候的中華隊是除了中心棒次,其他人都有點……。如果你近幾年才開始看球,那你可能會覺得中華職棒是個嚴重偏向打者的聯盟,傾斜程度甚至讓官方需要用下修彈性係數這種手段,才能讓投手成績稍微好過一些。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是剛跨到21世紀的時候,中華職棒是嚴重傾斜向投手的聯盟。原因無他,那時候的打擊觀念是「追求contact」、「把球跟進來往右半邊打出去」、「為了不要被三振應該勉強出棒碰球」,等等現在看起來像是過時或落伍的觀念。在中華職棒都打不好了,自然多數打者到了國際賽表現也……。

但我們何其有幸,上天讓陳金鋒降臨在這個島嶼。想來其實有點好笑,「十年金鋒,有求必應」其實是因為多數的打者,都不足以對抗外國強投,作為一介球迷,只能寄希望於寥寥數人。

陳金鋒,也從未辜負我們。

他初試啼聲是1998曼谷亞運。當時韓國推出剛在大聯盟季賽拿下15勝的大投手朴贊浩先發面對中華,結果朴贊浩5局僅被打出4支安打失1分,唯一的那一分,就是陳金鋒的全壘打。

請繼續往下閱讀

影片來源

只是,那一年的曼谷亞運,中華隊實在很慘,當時喊出目標是奪金,選進大量職棒球員。結果前述的中韓之戰,最後是5:16慘敗,預賽4場僅1勝3敗,還是勉強打贏當時純業餘出戰的日本。最後準決賽又輸給日本,堪堪拿下銅牌。

雖然陳金鋒一人就炸裂三次,但再多的全壘打,也都被檢討的聲浪蓋過。不過道奇發現了他,他飄洋過海,簽約金是68萬美金,也是自1974年的譚信民以後,第一位旅美的球員。20世紀末期,大部分的旅外選手,都會選擇文化相近的東瀛,若無他的篳路藍縷,也不會讓後人如此前仆後繼,前往太平洋的彼岸。

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是2001年的世界盃,那是當時臺灣主辦過最大規模的棒球國際賽,身為地主,中華隊自也是精銳盡出,配上那一首慷慨激昂的〈再出發〉。中華隊一路過關斬將,直到四強賽面對美國才敗下陣來,跟日本爭第三。

影片來源:滾石唱片 ROCK RECORDS

那次日本雖然仍是業餘加上職棒新秀,但所謂的「業餘」也是像寺原隼人、加藤康介、久保裕也等日後進入職棒,且成為一代名將的選手。新秀也是高橋由伸、井口資仁、井端弘和、阿部慎之助這些後來的傳奇,實是一場硬仗。

幸好,我們有陳金鋒。

四局下半,面對日本左投須田喜照,他頂著天母左外野的大逆風,先打出一發界外全壘打。正當球迷扼腕之時,他鎖定滑球,把球打過左外野大牆,成為貨真價實的一轟。到了七局下半,好不容易壘上再有跑者,又輪到他,這時日本已經換上前一年剛被火腿選進的中村隼人。

一上來的第一球,被陳金鋒咬到,他打到的瞬間,中村隼人直直往外野看去,他已經高舉雙臂,這一球又被打到場外,3:0,一槌定音。我們常用「又高又遠」形容全壘打,但看過陳金鋒打球,才能真的體會這四個字的意義。至於這場的另一個「英雄」,之後有時間,再來講他的故事。

影片來源

接著是2003年亞錦賽,你或許對那年的印象是那句「又是高志綱」,但你應該要知道,那場中華隊的第一分,就是陳金鋒的高飛犧牲打。又或許,你對那年亞錦賽的記憶只停留在這一場,忘記了下一場對日本被松坂大輔完美壓制,0:9落敗,第三場得靠張誌家完投才能鎖定奧運資格。

松坂大輔那場7局12K兩安打無失分,能從他手中打出安打的,一個是彭政閔,另一個是陳金鋒。第三場真正攸關奧運資格的生死賽,第一分是陳金鋒的全壘打,第二分是陳金鋒二壘安打後對手暴投,第三分是陳金鋒的三壘安打。

如果沒有陳金鋒,我們很可能去不了雅典。

說到2003年,這一年其實是他最有機會站上大聯盟的時刻。道奇原定的先發左外野是Brian Jordan,但是他因傷早早球季報銷,道奇先是簽下名人堂球星Rickey Henderson,接著從大都會換來Jeromy Burnitz。而那年虐殺3A的陳金鋒,卻只在大聯盟得到一個打席。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