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本屆WBC日本武士隊最年長的選手,36歲的達比修有決定參戰的過程其實頗為戲劇化。

去(2022)年8月初,日本武士隊監督栗山英樹親自赴美力邀,達比修第一時間的反應其實是一笑置之,而且他早一步在7月下旬就表態婉拒:
「我很重視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如果要參加勢必得集訓、長時間離家,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至於是什麼原因,讓達比修在去年球季結束後改變想法,轉念加入日本武士隊?栗山監督的「動之以情」起了一定的作用。
栗山在2012年接掌日本火腿隊監督,剛好是達比修赴美挑戰的第一年,因此兩人實際上並沒有同隊過。當栗山告訴達爾王子「一生就這一次,讓我在出賽名單寫上達比修有的名字」時,達比修內心的悸動可想而知。
除了回應栗山監督的熱情與日本球迷的期望之外,達比修參戰WBC還有更宏觀的想法。根據日本棒球雜誌的報導,達比修對於近年來日本棒球人口減少的趨勢頗為擔憂;此外,他上一次參加日本武士隊正是2009年日本在WBC的二連霸,當國家隊表態需要他帶領母國重返榮耀,他自然責無旁貸。
但除此之外呢?
挑戰日本野球顢頇文化的最後契機
同樣身為大聯盟的頂級球星,達比修與大谷翔平參加日本武士隊合宿與壯行試合的作法其實大不相同。包括大谷、Mike Trout(美國隊)、Vladimir Guerrero Jr.(多明尼加隊,因傷退賽)等球星在內,參戰WBC的大聯盟選手不分國籍,絕大部分都如期參加大聯盟春訓及熱身賽,然而達比修卻是極少數的例外。
根據日本媒體引述WBC大會的規定,大聯盟選手不得參加各國在2月舉辦的熱身賽,這是多數大聯盟選手選擇留在大聯盟春訓的原因之一。然而達比修卻向教士球團申請「特別豁免」,提早在2月17日日本武士隊「宮崎合宿」開訓第一天就前往報到,達比修說:
「我真的很期待,能將自己在美國及教士隊學到的東西,與日本年輕選手們分享。」
在隻身返日之後,達比修展現大聯盟明星的架勢,搭乘私人飛機前往宮崎報到。但他抵達後馬上邀請岡本和真、大勢等讀賣巨人選手共進晚餐;從第一天集訓開始,他就和佐佐木朗希、宮城大彌等年輕投手使用智慧型手機交換意見;自此之後,達比修不斷與甲斐拓也溝通配球,與宇田川優希、戸郷翔征、山川穂高等投手和打者群透過晚餐聚會及網路持續分享。正如他返日前所言,他要將自己在美日職棒合計18年所累積的技術與智識,毫不保留地分享給這群年輕後進。

截至去年球季為止,達比修在美日職棒累積188場勝投。他比任何人都要有更強烈的「向上心」與「研究心」,從不忘記感謝從高校、日本火腿乃至於大聯盟一路以來指導和支持他的人,因此若能有機會傳承給背負日本未來的年輕後輩,對他來說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了。
幾年前達比修受訪時曾表達對日本顢頇野球文化的擔憂:
「只在意個人的野球生涯,這是當前日本球界的最大問題。因為沒有人願意分享,有太多關鍵的技術與訣竅,都隨著個人球員生涯的結束而被埋沒。從球界整體的角度觀之,這種作法是不可取的。」
「當我們每個人分享的更多,這些知識才有可能永久流傳下來。」
或許就是看到上述問題,達比修提早前往宮崎合宿營報到,其真正的動機,正是想扭轉日本球界長期以來保守與不善於分享的文化,他希望從自己、從這一代開始做起。
「混血壞小子」的蛻變
身為日美職棒迷,過去將近20年來,我們看到了達比修的成熟與成長。
還記得高三那年就讀日本東北高校的達比修,雖然被評為「松坂大輔以來的怪物」,與佐藤剛士、涌井秀章並列高校三大頂級新秀,但球場上的他多次對主審的好壞球判決做出不以為然的針對性表情,跑壘也未盡全力,導致球探間的評價不高,媒體與球迷更普遍存有「混血壞小子」的負面印象。

王大麥
太崇拜達爾了~ 真的是一座寶山應有盡有!難怪大谷練的那麼壯! 有二刀流的技術也要有能夠承受二刀流的身體。
這篇令人讀來意猶未盡,期待尤金大的下集。
張尤金
翔平剛投入日職時,當時的棒球傳統智慧認為投手不該訓練上半身,避免肌肉太壯而影響協調性。
後來大谷就是在赴美與達比修賢拜自主訓練時,達比修傳授他如何做重訓又不影響投球的協調性。
所以如果沒有達爾的樂於分享,大谷過去兩年還能有如此的二刀流成就嗎?恐怕要打上問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