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將會整理鄭宗哲在包括MLB Pipeline、Baseball America、Fangraphs、Baseball Prospectus、The Athletic與ESPN等網站對於鄭宗哲的評價。以下會分別就各站分析內容作翻譯與陳述。
MLB Pipeline
排行:30 整體評價:40
打擊:50 力量:35 腳程:60 臂力:50 防守:50
Pipeline的球探報告裡,提到了鄭宗哲已經展現了擊球與上壘的本事。他不僅不常三振,也在赴美後有15.1%的保送率。他也提到鄭宗哲不會是巨砲型打者(官網還打錯說鄭宗哲是左右開弓……),但是他有在增強力量,也能擊出更紮實的球,也能夠表現出廣角的力量。
報告中也提到鄭宗哲優等的速度,不僅會繼續讓他具備盜壘的威脅性,也會幫助他在守備上發揮價值,使他可以長期鎮守游擊。如果鄭宗哲要突破現在工具人的天花板,他必須要在更高層級面對更強的對手時,持續展現進攻端的進步。
[Taiwan U-18] Pittsburgh Pirates' prospect 鄭宗哲 (Cheng Tsung-Che) went 2-for-3 in a warm up game against USA today. The 18-year-old shortstop was signed by the Pirates for $380,000 USD back in July. #MLBTW pic.twitter.com/6Supj5V7nV
— CPBL STATS - ♥️ #95, Mina (@GOCPBL) August 27, 2019
Baseball America
排行:25 整體評價:45
打擊:55 力量:30 腳程:60 臂力:60 防守:55
Baseball America這老牌的球探雜誌,則是把鄭宗哲放在海盜系統第二十五名。相對於MLB,鄭宗哲在BA的評價是具有高風險的45分。而在目前的評估來看,鄭宗哲是那種教練會非常喜歡,功能性高的超級工具人。該報告提到鄭宗哲在打擊時追求平飛球的策略,搭配他簡潔有力的揮棒,彰顯了他球棒控制技巧,也因此有不錯的擊球率。BA也表示鄭宗哲雖然身形不高,但是擊球爆發力可能會比外界評價高,只不過就不是他的主要優點。雖然鄭宗哲上季的三振率是比較高了一些,不過他的本壘板紀律有隨著球季進行而微幅改善,而且他在好球帶的擊球能力很棒。
在防守的部分,鄭宗哲是海盜體系內最頂尖的內野手之一。而他在游擊的守備技能,包括出色的手勁、廣大的守備範圍與平均之上的傳球臂力等,都相當齊全。另外,該報告提到鄭宗哲的高球商與細膩的備戰,能夠將其不起眼的技能發揮到極致。
Tsung-Che Cheng - Pittsburgh Pirates (1)* pic.twitter.com/601oHLCoA1
— MLB HR Videos (@MLBHRVideos) April 1, 2022
FanGraphs
排行:34 整體評價:35+
打擊:35/55 力量:30/40 腳程:60/60 臂力:55 防守:40/50
相較於MLB和BA,FanGraphs相較之下給了35+的評分。也就是板凳球員的等級。不過,後面那個加號其實表示鄭宗哲有成長空間。他們的球探報告提到鄭宗哲在2022年,已經有把揮棒從原本力求巧打的揮擊方式,轉變為鎖定低球,講究平衡的平擊揮棒。這對鄭宗哲目標大聯盟的成功率有所幫助,畢竟即便他不是巨砲,能夠發展出更好的長打威脅性是有必要的。
在守備的方面,FanGraphs照樣給了高評價,特別是他的腳步以及守備範圍。而整體來說,雖然鄭宗哲在美國職棒最可能的發展,是成為守備組板凳球員,但至少他的打擊威脅性已經有所提升,而這也會幫助他獲得更好的結果。
Baseball Prospectus、The Athletic、ESPN
以下從Baseball Prospectus的Jeffrey Paternostro、The Athletic的Keith Law到ESPN的Kiley McDaniel等人的報告,就沒有像前面一樣有細部的評分,所以就針對打擊、防守與潛力等環節比較三人說法。
在打擊的部分,Paternostro和Law都提到鄭宗哲有很好的打擊策略。Paternostro表示鄭宗哲雖然揮棒積極,但是對變化球不會躁進,而且擊球率很高。Law和McDaniel則共同覺得鄭宗哲的長打產能,目前主要還是依賴速度,不過三名球探都同意鄭宗哲的長打火力還是有一定可塑性,且不容小覷。另外,Paternostro也再次提到了鄭宗哲的廣角打擊能力,讓他即使沒有打得強勁也能夠有一定戰力。
老王
跟小聯盟時期的主委比起來, 鄭宗則的打擊能力明顯好很多.
主委小聯盟時間的打擊率很慘,因為簽約金很高,球團更有耐心,願意給他上大聯盟的機會. 上了之後,打擊率比小聯盟好,但適時一擊的能力很差,長打及打點很少,存在感低,長期打擊率低下仍無法讓他待在MLB. 想不到去獨盟及澳盟後,長打力長了出來,但他離大聯盟已經很遙遠.
因為簽約金低,球團耐心有限. 同樣有不錯防守能力的工具人,鄭宗哲必須趕快把長打能力長出來,至少要有不錯的打擊率,才有上MLB的機會.
Benny Ice
其實大聯盟已經不管打擊率很久了,所以打擊率高低不是重點,而是上壘率和其他環節的表現。至於簽約金高低,那其實也沒影響。你好就留,你爛就滾。簽約金是當時的時空背景需要,但後續如何根本沒關係。
如果要說林子偉當年為什麼可以待那麼久和他為什麼會沒舞台,主要也跟當時紅襪傷兵問題有關。他的功能性和選球表現也算不錯。但等到後來紅襪有了補強以及傷兵歸隊等等,他的機會就被壓縮,而他尷尬的是與他能力條件差不多,但更年輕的選手不少,所以瞬間沒有舞台。
鄭宗哲現在最大關鍵除了長打長出來與否,主要是上去2A以後能不能維持好的上壘表現與打擊成果。以力量來看他有進步了,但要突破到40以上是不太可能,除非他擊球能力增進到可以藉由更多甜蜜點擊球,製造超出他本身力量的長打成績。目前是偶爾有展現這點,之後再觀察。假設不行好了,其實他的速度和防守跟打擊還是可以上大聯盟,只是就不是先發甚至輪替等級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