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張育成在熱身賽的優秀表現,讓網路上再次出現:「陳金鋒跟張育成誰是臺灣史上最強打者」的爭論。本文無意為他們兩人分高下,而是想探討,到底為什麼,陳金鋒無論在哪裡,總得不到教練的愛?
首先是大聯盟的部分,這部分我會從2002-2005年逐年探討,從2002開始是因為這是陳金鋒初登大聯盟的年份,2005年則是他最後的大聯盟機會。
2002年的話,沒什麼好說的,正規外野三人分別是Brian Jordan、Dave Roberts還有Shawn Green。他們三人中出賽最少的也有127場,而兩翼的Brian Jordan跟Shawn Green也是主要輸出點,中間的Dave Roberts則有很好的守備。第四外野是Marquis Grissom,他的成績是.277/.321/.510,陳金鋒沒得到什麼機會也很合理。
2003年,我可以說這是陳金鋒「理論上」最有機會的一年。他這一年在小聯盟神擋殺神,若以平均每場至少兩打席當標準,他的OPS+是全隊第二,第一名則是Bubba Crosby,但陳金鋒在大聯盟卻只獲得一個打席。當年道奇左外野正選還是Brian Jordan,不過他因傷僅出賽66場就球季報銷。
之後道奇先後找來了Rickey Henderson跟Jeromy Burnitz當替補,Mike Kinkade也吃下了大量打席。而這三位在道奇的表現都有點抱歉……,Rickey Henderson只剩腳上功夫還能有正貢獻。
Jeromy Burnitz交易大限前在大都會繳出OPS+ 139的成績,來道奇卻水土不服,跟Henderson一樣,僅剩跑壘有正貢獻。他也只在道奇待了兩個月,考慮到他當年已經34歲,下滑也是合理的,不過他隔年上落磯山又打出球員生涯最後輝煌,單季貢獻37轟…….。
Mike Kinkade的攻擊表現不怎麼樣,OPS+僅85,守備跟跑壘也都是負貢獻,該年fWAR甚至是-0.1。所以唯一能解釋陳金鋒那年為什麼上不了場的原因,就是「道奇正在爭取季後賽資格,所以不敢讓陳金鋒上」。但看看他們幾位的成績,讓陳金鋒上可能還比較好。
2003年季後,道奇換來Jayson Werth,不過隔年Jayson Werth也因傷僅出賽89場。替補部分在左外野出賽最多的是Jason Grabowski,然後是Dave Roberts。而Jason Grabowski在場上完全是負貢獻,攻守的價值都是負的,他的fWAR是-0.5,Dave Roberts攻守也是負貢獻,僅跑壘稍微有價值。
雖然很多人或許會覺得,陳金鋒是因為去打雅典奧運才沒機會上場,不過其實他四到七月,也是一直在大聯盟跟3A之間來回。即使上大聯盟,大部分時候也是坐冷板凳,僅先發1場、總計得到7個打席。而他前面所謂「比他好」的人成績卻是如此,實在讓人難以信服。
2005年,這一年道奇的正選左外野一樣是Jayson Werth,但他一樣因傷打打停停。除他以外左外野出賽最多者是Ricky Ledee跟Mike Edwards,前者打擊還算差強人意,後者則是攻守跑皆為負貢獻。陳金鋒這一年在大聯盟獲得8打席,生涯兩支安打皆在此年,但他2005年季後選擇回到臺灣,加盟中職。
過去主要論點是認為,陳金鋒守備不夠好,所以沒辦法站穩大聯盟。但看看他當年排在他前面的這些人,又怎麼能肯定地說,陳金鋒一定就是實力不如人,才站穩不了大聯盟呢?
到這裡,不妨來比較一下張育成的境遇。你可以說,累積數據張育成比陳金鋒好看,不過我也可以很大聲地說,在出場機會方面,張育成比陳金鋒運氣好上太多。
2021年,張育成前三個月的成績是.162/.198/.276,遮住名字,大概九成以上的人都會覺得這傢伙差不多了。但守護者2021年球季前三個月的內野,除了José Ramírez坐鎮的三壘外,其他三個位子的打擊成績排行都是全大聯盟倒數。
所以張育成才能一直有上場機會,也才有他球季後段的爆發。如果張育成不是在守護者,或是2021年守護者內野有稍微好一點的人選,說不準他現在已經不在大聯盟了。
許多時候,並不是單純實力好就能上大聯盟,能不能在大聯盟穩定出賽,除了實力以外,更多時候是看教練或GM的臉色。像是前述的Bubba Crosby,他2003年也僅得到12個打席,最後交易大限前被打包到洋基,換來Robin Ventura。
fb - Jake Chang
這就只有紅中可以給答案了
但
應該聽不到真實的原因了
可惜沒能多看鋒哥打擊
RF
金鋒就是一回國就被指定打擊限定啦,年輕的時候沒去守,老了就更不可能了。不然以他的運動能力,即使希望他多放注意力在打擊,還是可以讓他跑跑兩側外野。
老王
我從陳金鋒1998年砲轟朴贊浩時開始追蹤他,小聯盟時期,因為文字轉播比略慢, 我曾經聽了幾場美國的線上廣播live. 接著看他上大聯盟,再回台打LA NEW.
說實話,他的防守真的不好,只剩打擊可以表現自己. 但剛上大聯盟時的打擊表現不佳,更讓他沒有存在感. 若一開始便有幾支安打,建立教練團的信心度,上場機會多很多,未來可能大不同,這是運氣問題. 打的好,教練自然會找防守位置給他.
再者, 張育成/郭泓志/胡金龍/倪褔德有何共同特點? 他們生性活潑, 常與隊友搞笑/溝通, 這種人的存在感比默默坐在一旁的球員高,會多一點機會.
我認為陳金鋒是國家英雄,國家隊數十年來的最強MVP,沒有之一. 但純粹以運動能力及防守力來看, 張育成絶對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強野手. 現在看他打擊,與2010年廣州亞運秋信守雙響砲轟中華隊的感覺一樣,根本是與中職不同級.
一貫三
我當然知道他問題就是防守不好,只是看到擋在前面的人一樣打不好守不好就真的很氣,那到底堅持不讓他試試看的原因是什麼......
老王
就跟職場一樣, 能力、運氣及長官緣都很重要. 若一個新人(A)有好的學歷,業務新人訓時表現很好. 但運氣不好,連續一段時間都沒開市,而且他偏安靜,當營業所經理與25位業代開會或聊天時,他坐在一旁不講話,經理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該單位有B及C兩位較資深業代有一段時間沒訂單入手了,他們負責的區域與A相同. 此時經理接到老客戶介紹一個case,他決定指派B去洽談, 為何? B與C曾經有實績,成交率應該比新人高吧! 最近營業所整體業績不大好,不能失掉任何一個機會.
陳金鋒2002~2004總共17個打席,14個打數, 3BB, 6K, 0安打, 0 RBI. 直到2005年首次代打上場(7/4)才產出第一支安打. 該年總共8打席,8打數,5K,2安, 2 RBI. 這是他MLB最後一年,但他已經28歲了,已非潛力新秀,球團較不會給他很多打數來培養. 如果他在登上MLB的頭2年運氣不錯,猜對球路/投手失投/球落在沒人的地方, 打了幾支安打,並有長打及打點,之後上場機肯定多一些. 畢意總教練只是manager,須為業績負責,戰績差也會沒工作,擺誰上去會比較謹慎.
林裕雄
其實大多數人也是這樣,有實力但是沒有機運,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黃志偉
有沒有人記得「民明網」?他們寫過一篇文章,說陳金鋒站不穩大聯盟,跟個性太安逸不積極有關係(印象中文章標題是「角蛙精神」)。
順便說一句,當年「民明網」要角裡面,有一個已經在某台灣職棒隊當副領隊了。
Benny Ice
陳金鋒得不到愛主要在於他沒能在有限的出賽機會替球隊貢獻。加上整體的戰力只有power是平均以上,站一壘也慘不忍睹,這樣的球員對道奇隊來說,在當時很難找位子給他打。
我們都知道他很有長打能力,然而如果細看當時那幾年的球探報告,是可以理解為什麼道奇不給機會的。在2003到2004的Baseball America報告,陳金鋒的外野防守被形容是「舉棋不定」,對於打者飛球的判讀不佳,且傳球臂力「是個累贅」。他那時候在一壘的實驗,因為腳步糟糕透頂徹底失敗。他的速度平均以下,而且雖然很會掌握快速球也有平均以上的揮棒速度,他的揮空太多了。他的power的確可以成為一位巨砲,但是有沒有機會取決於有沒有球隊願意「忍受」他多如麻的的揮空。04的報告甚至直言他在1999年以後,這些當時就被認定是平均以下的技能,持續拖累了他。
所以從道奇隊的角度來看,他的擊球力道雖然高,但揮空過多、守備不佳、臂力太差、速度普通、功能性低,在沒有DH可以使用的情況下,的確很難排他上場。Werth身體玻璃,但在守備明顯就是更好的守備者,打擊也至少是聯盟平均;Roberts有速度,也相對可以對右投打出成績;Grabowski從球探報告來看,在移動和傳球等是比陳金鋒好,功能性較佳且選球也不差。陳金鋒值不值得更多機會,或許吧。他會不會比這些人好,不一定。但如果從道奇當時的角度以及球探報告等資料來看,陳金鋒沒獲得愛並不難理解。
佳偉
換個標題:為何『高國輝』也得不到愛,感覺好像也可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