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3/08

《林秒出手》難以擺脫的口香糖式盯人防守 林書豪五戰三度繳出「雙十」背後的隱憂

初登板還能林書豪還能在擋拆之後,得到中距離空檔跳投機會,但這場比賽同樣的畫面幾乎沒出現過。越來越難多高難度的出手,顯示出鋼鐵人在幫助林書豪擺脫防守糾纏上,存在相當大的調整空間。

作者:EdotTdot_4

週日高雄17直播鋼鐵人前進桃園,踢館桃園璞園領航猿的比賽,上半場只讓領航猿攻下21分,締造P. LEAGUE+(以下簡稱PLG)半場得分新低,鋼鐵人一度取得40分的領先優勢。易籃過後,鋼鐵人第三節只拿4分,創下聯盟單節最低得分紀錄,但瑕不掩瑜,鋼鐵人仍舊以30分的大幅差距輕鬆過關。

林書豪此戰攻下26分14籃板5助攻3抄截,轉戰PLG的5場比賽,進帳3次「雙十」。一切看似順風順水背後,實際上潛藏著不容忽視的隱憂。

請繼續往下閱讀

 

鋼鐵人此役先發變陣,將上季新人王陳又瑋拉上先發、林書豪移往得分後衛,搭配王律翔、克拉索夫和鐵米(Femi Olujobi)。

這套五人組合的最大特色在於人人皆具備自主持球的進攻能力。教練團變陣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因應各隊針對林書豪的防守策略,一方面減輕他帶球過半場所面臨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在林書豪被嚴加看管情況下,鋼鐵人還能維持團隊進攻運轉。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領航猿陣營,針對林書豪的防守戰略制定上,由於登錄的外援都是長人,不像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新竹街口攻城獅或新北國王,能夠指派小洋將看守他,取而代之的是後衛車輪戰,以多名後衛輪流看守他,並祭出大量包夾迫使他傳球。

 

就上半場的比分看來,比起領航猿的防守部署,鋼鐵人的變陣策略略勝一籌。不必每波進攻從後場就面臨壓迫,林書豪的壓力稍微得到緩解,工作也變得簡單許多,除了原本就很擅長的攻守轉換,發揮依然出色,在半場陣地戰上,盤球的時間減少,可以更專注於攻擊籃框。

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兩節林書豪以超過66%的命中率攻下13分,而且他在賽前場均5.3次失誤,此戰上半場竟未發生任何失誤。儘管他被領航猿的防守者們嚴重干擾,進球都是高難度的騎馬射箭,但從數據上看來,林書豪幾乎打出加盟鋼鐵人以來效率最高的半場表現。

節次 得分 FG% 失誤
Q1 4 50% 0
Q2 9 80% 0
Q3 0 0% 3
Q4 13 75% 3

不過領航猿也調整得很快,進入下半場後,領航猿對林書豪的防守強度又在提升一個檔次,不僅從後場就開始進行壓迫,來到前場更是不讓林書豪輕易持球。即使他好不容易接到球,進攻時限大概也只剩下8秒以內,只能倉促拆彈。領航猿盡可能不讓林書豪持球的策略,和國王如出一轍。

上表是林書豪的逐節表現。整個第三節他只有一次出手機會,根本是完全被排除在進攻外,這可能也是鋼鐵人寫下難堪紀錄的一大原因。如同下方影片所示,林書豪沿底線繞過掩護,因為領航猿不換防,對位的施晉堯緊緊黏著他,毫無接球的空間。等他好不容易接到球,進攻時限也只剩下6秒,切進去領航猿團隊防線又全部內縮到禁區,林書豪只能被迫傳球。

至於第四節林書豪單節攻下13分,只看帳面數據可能會認為他已經找到突破防守佈局的方式,實際上只是因為他在決勝節投進好幾顆神仙球。林書豪為了接到球,依舊費了相當大的心力。但期望林書豪每場比賽手感都如此火燙,是非常不切實際的。

 

針對國王的口香糖式盯人防守,鋼鐵人教練團確實也有拿出一些對策。例如安排鐵米站在中線附近接應,和林書豪進行give & go或替他設下掩護,試圖拉大領航猿防守圈範圍,但效果十分有限,領航猿寧願放掉其他鋼鐵人的球員,也要使盡全力阻止林書豪接球。

至於先前文章提到的Invert P&R,鋼鐵人此戰只有執行一次。如下方影片所示,鋼鐵人原本是以Point Series起手式站位,但防守者實在黏太緊,因此突然轉換成Invert P&R,由林書豪替鐵米掩護。

鋼鐵人或許可以考慮提升反向掩護的比例,跳脫必須以林書豪作為進攻發起點的框架,運用他誘餌的身份,轉換為掩體,製造對方換防上的難題。

 

除了仿照國王的口香糖式盯人防守,領航猿在禁區關門協防的環節上,也做得非常好,有效削減林書豪的切入破壞力,前三節沒給林書豪任何站上罰球線的機會。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