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華隊非常慘烈地結束了WBC第一場的比賽,又循2015年以來國際賽輸球的慣例:打者多少都能打出一點東西,但是投手出事,讓一切難以挽回。調度上究竟有什麼問題,本文便來說分明。
昨天的比賽討論最熱烈的部分,自然是投手的調度,首先是讓胡智爲四局上續投,以當下的狀況來看,我不能說這個決定是錯的。不過,換投的時機點以及換的人我認為可以討論。
這場胡智爲狀況自然不是頂好,當時他還有一些球數可以使用,既已超過50球,讓他盡量投多一點也算合理的決定。第一支被打的安打雖然強勁,但也是幸運地剛好落在壘線上,這時其實就可以考慮換人,第二個人保送時,還是沒有換人,於是這時胡智爲就失分了,此時才終於換上陳冠偉。
Panama takes the lead with a 5-run 4th inning. #WorldBaseballClassic pic.twitter.com/oUYYFhc9AV
— World Baseball Classic (@WBCBaseball) March 8, 2023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牛棚裡熱身的另一人是陳仕朋。陳仕朋在中職習慣的角色是先發,如果這時要叫陳仕朋熱身,為何不直接讓他乾淨開局上場?甚至他最後完全沒有上場,這樣熱身到底又是為了什麼?且考慮到今天是休兵日,投30球以上未滿50球,下一場還是可以上,那不讓陳仕朋直接上來投長中繼就更難以理解了。
而這時候換上的是陳冠偉,也是一個非常費解的決定。我們可以先看以下的表格,這是他去年所有「非乾淨一局」登板的狀況及後來的結果:
日期及對手 | 局數 | 壘上狀況 | 出局數 | 結果 |
0412 vs兄弟 | 八下 | 二壘有人 | 一出局 | 中飛、三振 |
0614 vs統一 | 七下 | 一二壘有人 | 兩出局 | 左飛 |
0723 vs富邦 | 七上 | 一壘有人 | 兩出局 | 全壘打 |
0810 vs統一 | 八上 | 二壘有人 | 兩出局 | 三振 |
0818 vs統一 | 八上 | 一二壘有人 | 兩出局 | 保送 |
0826 vs富邦 | 八下 | 無人在壘 | 兩出局 | 三滾 |
0925 vs統一 | 八下 | 一壘有人 | 兩出局 | 三振 |
1022 vs樂天 | 九下 | 一三壘有人 | 一出局 | 游滾、界飛 |
他去年總共出賽49場,其中僅8場不是「乾淨一局」上場,雖然大部分他最後都能順利收下,但可以說明顯他並不習慣於壘上有人時上來拆彈。何況當時是一二壘有人無人出局,雙方平手的緊張局面。
他在中職三振率極高、保送率也不差,ERA+卻僅優於平均的原因就是,他偶爾會控球失準被連打(或是自爆)。像是去年10月1日,領先一分上場,卻搞成滿壘,最後詹子賢打出再見安打,想必龍迷跟象迷記憶猶新。
昨天在如此高張力的狀況下,這個「偶爾」就發生了。他雖年底將滿27歲,但說到底就只是一個職棒二年級生,且這是他成棒後首次入選國際賽,第一次上場就面臨這種狀況,投不好也在情理之中。
你當然可以說,好的後援投手需要有強心臟,但菜鳥就有強心臟的投手,畢竟世間罕有。昨天如果本來就是預設有人上壘或失分就換人,不知道為什麼沒有考慮陳冠宇或陳禹勳呢?或是直接把李振昌壓上來,我認為也是不錯的選擇。

該局另一個討論點就是守備,第一個外野回傳球,林子偉雖然傳的很準,但弧度稍嫌高了一些,就算高宇杰有接好,大概還是SAFE。而事實上,他本來就是內野手,2021-22年,再加上澳洲職棒,他在外野就只站了20局,在內野則是站了584局。
黑色之眼
昨天的打線我覺得可以稱讚林立跟江兩位本土職棒打者,林立手套雖然我不放心,但昨天打擊上表現可以,而江的表現絕對值得先發位置,也希望兩位繼續保持
RF
我覺得是心理素質吧,但是這個討論的範圍有點太大了。畢竟講運動,黃種人的我們先天就輸很多了,後天也不重視(我唸書時候的體育課都會被拿去給某某科考試),不止棒球,大部分競技項目中看到台灣選手,多是劣勢的一方。也很少看到台灣選手能夠下剋上,或是逆轉勝的,甚至還很常是頂不住各種壓力被逆轉(例如棒球對中國,有不能輸的壓力,然後就輸了)。
BTW,每次看到台灣辦國際賽,有一種說法是主場壓力大,我就會覺得棒協或是中職,放過國家隊吧,抗壓性不好,就讓他們出去比賽壓力小點或許成績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