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3/11

搶救被遺忘的棒球場--澄清湖棒球場的整修紀錄

蓋一個棒球場會多難?台灣棒球發展在台灣已超過一世紀,職棒開打也超過30年,具規模的棒球場也不在少數,國內真的缺乏興建棒球場的人才嗎?本專題就試著分享早期澄清湖棒球整修的經驗說明棒球場整修管理的眉角。

圖六、台韓職棒春訓場地分布圖

受惠與地利交通、後勤服務等,澄清湖棒球場可說是數一數二的選擇,加上,位於愛河畔的立德棒球場及岡山的國慶棒球場可以形成一個棒球聚落,試圖提出藍海策略。

第二,養護管理專業領航,經過檢視草坪之後,發現專業養護機具不足是一大挑戰,令人不禁想起二戰期間國外的船堅炮利,我們只有短槍及大刀隊,正是所謂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必須要引進更專業的機具,再搭配草坪養護專家的指引,應有助於草坪品質提升,而行政部門在隔年也針對這個議題辦理的研討活動,希望就這個議題有更深入的認識,報導連結如註一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一)

第三,棒球文創產業典範,幾乎美國的每個職棒隊都會在球場設置球隊名人堂或棒球文物館,而澄清湖棒球場原本就有如此構想,特別是在2010年MLB全明星賽之後就有展出,加上高雄的棒球歷史超過90年,且當時是全台縣市中僅次於嘉義的第二個縣市有自屬於自己的棒球史書籍,不少棒球名將都是來自高雄地區,如入選棒球名人堂的吳昌征、蕭長滾、陳潤波、宋宦勳、許漢水、徐生明(如圖七)等,現役教練及選手更是陣容堅強等, 鄰近澄清湖景點,配合球場導覽可以形塑另一條微旅行路線。

圖七、入選名人堂的徐總是美濃客家人

 

落實移地訓練的跨聯盟交流賽

為落實移地訓練基地之願景,筆者與相關公私部門聯絡並建構合作體系,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時不少韓國球團都是透過旅行業者安排所有事宜,因此,必須要向這些單位表達行政部門的構想及爭取其配合事項,要先敘明的是職業棒球的移地訓練內容有重要的一塊內容就是模擬賽事的辦理,行政部門可以著手的就是整合公部門的資源及搭建與民間業者溝通的平台。

當然,筆者試著提出讓球隊可以在不同場地、不同對手及不同時段等的訴求,讓這個模擬賽事更具有意義,接著筆者也隨著市府團隊飛往韓國釜山進行交流,其中的重要工作就是拜會當地的職業運動球團,特別是職棒及職業足球,新聞連結如註二。其實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拜會職棒球團時,雖說對方以往已經安排二軍到高雄移訓,本次只是希望他們認同我們的春訓聯盟賽事,他們對於這種短期賽事表達高度興趣,並會考慮讓一軍包機來台,韓國的三個球團及其配合的業者接受了這個構想。

接著就是邀請國內的球團,國內球團的春訓本來就是以南部為主,也都會自辦熱身賽,如今,地方行政部門願意主動規劃賽事、提供賽務服務及場地設施,所以,三個職棒球團也都表達參與。

筆者印象深刻的是有位領隊提到他們是否可以用藍白兩隊參與,筆者提到模擬賽的陣容完全尊重總教練的調度,該隊領隊還開玩笑的說,不可以收球隊場地使用費。當時的參賽球隊還包括當時要參加台北世大運的國家代表隊,一共七支球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賽事有兩個特色,第一,是韓國的職棒投手只會用韓職的官方用球,中職投手也只用中職的官方用球,第二,本國球隊彼此不會對戰,換言之,只有台韓大戰(如圖八),就如同作者之前所提的不同對手的概念,畢竟,pro運動員很在意的就是適應不同環境,而賽事的名稱也因應特性取名為港都跨聯盟交流賽。

圖八 跨聯盟賽程表.jpg
圖八、跨聯盟賽程表

(註二)

就賽事辦理成效而言,一方面是進行場地整修後的驗收,另一方面是建構移訓事業的基礎,且也獲得一些媒體的轉播及報導,但仍有美中不足之事項,第一就是申辦棒球經典賽失利,當時的競爭對手是韓國,他們的秘密武器是剛落成的尺高巨蛋,加上美國職棒大聯盟的思維是商業利益優先,申辦規範及流程都是其次,失敗後在媒體上確實引起諸多討論,對筆者也是一堂課程。

第二,這個跨聯盟交流賽原本期待有運動行銷公司願意承攬,但經過多方交涉後,也是受到經典賽的排擠,畢竟兩個賽事的期程太近了,找不到有意願的公司,這個構想終告流產,幸而在地的棒球組織願意協助賽務,讓賽事得以順利進行。

 

從場地體檢到跨聯盟賽事辦理花了近一年半的時間,筆者其實對一些議題有很深的感觸,首先,體育行政部門在行政流程的緊緊相扣。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