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3/12

拒絕強豪校!放棄甲子園!「令和怪物」佐佐木朗希的311災後野球人生

2011年3月11日下午2點46分左右,刺耳的警報聲在陸前高田市立高田小學各個角落響起,海嘯從四面八方席捲進校園,才小學三年級的朗希跟著眾人拼死往高處逃難,但摯愛的父親以及祖父母卻不幸罹難。這場震災完全改變朗希的童年。他不僅失去至親,平時練習和比賽的棒球場、與父親一起傳接球的公園、騎腳踏車閒晃的小鎮、就讀的小學、與朋友在山上的秘密基地……一瞬間化為烏有。12年後的同一天,他站上WBC的世界舞台,帶著家鄉父老的祝福,「令和怪物」的野球人生才正要開始......

作者:張尤金

「從高田到世界!」

「Fight!岩手的希望!」

日本岩手縣陸前高田市一處購物中心內,放置了一幅巨大的應援旗,上面寫滿給佐佐木朗希的留言。鄰近的大船渡市也準備了同樣的應援旗,屆時將在3月11日WBC「日本 vs 捷克之戰」現場直播的會場上公開展示。

圖片來源:YOL_sports/Twitter

朗希的故鄉岩手縣將這種應援旗稱為「大量旗」。總部設在陸前高田市的「佐佐木朗希選手應援會」以及大船渡市的「大船渡運動員應援團」共同企劃了這項活動,他們在這兩座城市的商場以及朗希的母校共放置6幅應援旗,旗布正中央是朗希在日本武士隊的球衣背號14號,用來匯集當地市民、球迷、母校師長與學弟妹的留言與祝福。

請繼續往下閱讀

儘管大量旗的面積頗大(寬135公分、高90公分),但短短一個週末就被寫滿了。主辦單位趕緊追加兩面大量旗,另外準備一面日本國旗。

圖片來源:news.yahoo.co.jp

說到朗希,這位效力日職千葉羅德海洋隊、年僅21歲的強投,因為高校時期飆出破紀錄的163公里速球而被日本媒體譽為「令和怪物」。不過當地鄉親對他有不同的暱稱與小名:

「世界的朗希」

「朗King

「岩手之星」

「高田的希望」

「永遠的Hero

「家鄉的驕傲」

「奇蹟的朗希」

「岩手的太陽」

各種親切的暱稱佈滿旗布的各個角落,其中有幾則留言署名為「父親的朋友」。關於父親與家鄉,12年前的3月11日,是朗希心中永難磨滅的記憶。

 

請繼續往下閱讀

9歲那年,改變人生的一瞬間

2011年3月11日,當時朗希就讀陸前高田市立高田小學三年級。下午2點46分左右,刺耳的警報聲在校園各個角落響起。朗希回憶說:

「海嘯從四面八方席捲進校園,我只記得每個人拼死地往高處逃難。說實話,我一開始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至今仍清楚記得大家慌亂逃難的那一幕。」

這正是「311大地震」發生的一瞬間,日本稱為「東日本大震災」,據統計,以東北地方為中心的12個都道府縣有超過2萬2千人罹難或下落不明,這當中也包括朗希的父親以及祖父母,而父親離世時年僅37歲。

圖片來源:THE GROUP SUPPORT SHOHEI OHTANI臉書粉絲專頁

這場天災完全改變朗希的童年。他不僅失去至親,平時練習及比賽的棒球場、與父親一起傳接球的公園、騎腳踏車閒晃的小鎮、就讀的小學、與朋友在山上的秘密基地……種種充滿童年回憶的景色,一瞬間化為烏有。朗希所屬少棒隊監督村上知幸說:

「地震發生後,我只有埋首於棒球,才能忘卻現實生活中的痛苦。我相信朗希也是如此吧!」

朗希在家裡三兄弟中排行第二,他追隨哥哥的腳步,小學三年級加入「高田野球運動少年團」。震災發生後,他們住在養老院改建的臨時避難所,隔年母親則帶著他們三兄弟去投靠大船渡市的親戚。朗希忍著悲痛,在遍佈瓦礫的空地上追逐白球。朗希回憶說: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次轉學真的很痛苦,只有棒球陪伴我度過這段悲傷的時光。」

「就算人在避難所,我也會想辦法找來一顆球,然後和朋友玩起傳接球。我沒有手套,只能向別人借。在那段期間,能沉浸在棒球裡的日子真的很幸福。」

 

「謝謝你,讓我看見夢想!」

初中畢業後,雖然有私立「強豪校」(棒球實力堅強的高校)積極爭取朗希入學,但他卻選擇就讀當地公立高中「岩手縣立大船渡高校」。對朗希來說,棒球前途固然重要,但能和一起長大的好朋友們進入甲子園,一直是他的夢想。這群朋友和他一起走過災後重建的艱辛,在練球與比賽的過程中成長茁壯。

圖片來源:THE GROUP SUPPORT SHOHEI OHTANI臉書粉絲專頁

就這樣,在朗希的號召之下,這群童年玩伴和他一起進入大船渡高校就讀,為了踏上甲子園球場而努力。隊友回憶起童年時的朗希:

「他是我們這群朋友中的老大,在棒球隊就如同監督一般的存在。」

高校三年級春天,朗希一戰成名,他投出日本高校史上最快的163公里速球,刷新大谷翔平保持的160公里原紀錄,一夕之間成為媒體與球迷口中的「令和怪物」。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