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初婉謝徵召被炎上!張育成如今卻變成大家口中的台灣英雄?

本屆經典賽打擊率破四成,有兩轟、八分打點,怪物般的打擊表現讓他擊敗一票大聯盟球星,被賽會選為A組的MVP,總教練林岳平也認證,張育成就是台灣最好的打者。 經歷前面的炎上風波,張育成卻能穩住心態,走過「逃兵阿成」的低谷,到現在變成「台灣英雄」,真的讓所有人都用力為他鼓掌了!

 

雖然高中剛畢業就赴美,但年紀輕輕的張育成,在低階小聯盟的成長非常順利,第一年就繳出0.346的打擊率,跟隊友吉力吉撈鞏冠一同屠殺新人聯盟,接下來就1A、高A、2A、3A連年爬升,然後在23歲的年紀就拼上大聯盟,僅花了五個賽季的時間,速度是非常快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印地安人當時的球員發展部主管Hawkins,在2015年張育成還在1A時,就點名他會是值得注目的游擊新星,特別是轉換層級的適應力驚人,雖然是亞洲選手,卻能跟隊友打成一片,在他身上看不見語言的隔閡,這是一般的台灣旅美選手,比較難做到的。

 

另外,張育成在內野防區的守備,也超出球團的預期,不單單只是游擊防區,在二、三壘也能有好的發揮,特別是防守的判斷跟移位,都讓球團印象深刻,雖然當時印地安人已經有像,Francisco Lindor這種剛要冒出頭的大物游擊,但仍舊可以來好好期待,張育成的未來性。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在攻擊層面上,張育成升上2A的2017年,為了增加肌肉強度及整體爆發力,非常努力地的重訓,光是體重就增重了快30公斤,從原本的70幾到後來破百,力量的成長也充分反映在成績上,單季有24轟紅不讓,打破了蔣智賢在2A的18轟紀錄,各項打擊數據都在隊上名列前茅,搖身一變成為游擊砲。

 

2019年季中,印地安人因為Lindor、Jose Ramirez都受傷,內野戰力出現漏洞,終於忍不住,把張育成拉上了大聯盟,一開始只拉上來打兩場共四個打席又放回3A,直到八月底二度回歸,張育成把握住機會,揮出生涯首安,也在防守上有美技演出,接下來就被留在了大聯盟,直到賽季結束。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還記得他從天使Justin Anderson手中揮出生涯首轟時,賽後接受媒體訪問就哽咽表示,很感謝一路上幫助過他在的人,想要把這顆首轟球獻給因病過世,在天上的爸爸,告訴他,我終於做到了。

 

結束新人年賽季後,張育成還跟林子偉一起組成大聯盟級二游防線,參與了2019年的亞錦賽,但打擊表現卻非常不理想,甚至還因為比賽期間受傷,冠軍戰對日本也無緣上場,但靠著張進德、姜建銘的適時安打,以及火球男劉致榮的關門,還是成功把冠軍留在了台灣。

 

2020年,全球疫情大爆發,張育成直到六月底才搭機返美,在「夏」訓兩週的賽程中揮出六轟,表現非常出色,也為自己爭取到進開幕30人名單的位置,可惜隊上各個內野位置都被卡的死死的,他根本也沒什麼空間上場,只拿到10場出賽共13個打席。

 

不過,在印地安人用交易送走Lindor後,張育成的機會前途突然亮了起來,加上2021年春訓表現突出,讓他在這年拿到開幕戰先發的機會,幾乎是整季都待在大聯盟,論成績而言,張育成早就成為了台灣最強打者,無論出賽數、全壘打、安打等各項數據,都是他個人最佳表現,也改寫了旅美台將在大聯盟的紀錄。

 

但實際上大家對於他的關注度,並沒有像過往在美國發光的王建民、陳偉殷這麼高,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他屬於替補的工具人,雖然出賽多,但上場時間難以預測,不像先發投手這樣可以準時鎖定,而且沒有國際賽的加持,台灣球迷心裡多半還是認為,中華隊永遠的第四棒陳金鋒,才是台灣最強打者。

 

在印地安人改名守護者隊後,張育成再一次靠火燙的春訓手感,擠進了開幕戰先發陣容中,但後來經歷確診,手感必須歸,重新調整,在隊上的角色也被取代,最終在10-0、7K的陰霾下被DFA,也開啟了他的棒球浪人之路。

 

先是透過交易去海盜,接下來前往光芒,季末又來到紅襪,張育成一年穿了四件球衣,長髮都變成短髮了,但整體成績並沒有前一年來的好,年底也並未被放進續約名單中,成為了自由球員。

 

也因為自由球員的身份,加上2023經典賽的舉辦,讓台灣球迷開始關注,這位大聯盟打者是否願意披上國家隊戰袍效力,結果他到2022年的最後一天才表態,在跨年前15分鐘,突然就有新聞指出,張育成已經透過經紀公司告知餅總,因為2023對張育成來說,是職棒生涯關鍵的一年,春訓期間需要全心全意投入,為了備戰明年球季,因此要婉謝中華隊的邀請。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