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號稱選秀大年,而在今年球季,可以看到許多球員正在兌現,甚至超出當初的期待,成為聯盟頭牌球星的Jayson Tatum、Donovan Mitchell,今年爆發的De’Aaron Fox、Lauri Markkanen,Markelle Fultz、Jonathan Isaac浴火重生打出亮眼表現,John Collins、Bam Adebayo、Jarrett Allen成為球隊的中流砥柱等,而身為當年第10順位的Zach Collins,也擺脫過去的傷病陰霾,默默打出球迷原本對他的期待。
回顧2017年選秀大會,以四大後衛(Markelle Fultz、Lonzo Ball、De’Aaron Fox、Dennis Smith Jr.)與兩小前鋒(Jayson Tatum、Josh Jackson)領銜,號稱無論選到哪一位球員,都能成為球隊建隊核心來培養,天賦爆表到當時熱門的話題甚至形容這梯新秀比肩2003、1996及1984三大選秀大年,雖然今年後衛林立的情況下,長人整體深度「相較」下顯得黯淡無光,但仍有著不少值得培養的高潛力新人,其中樂透尾段有好幾位潛力內線球員,而拓荒者隊在當時發起了一筆交易,用手上的15及20號籤向國王隊向上換取10號籤,並選中了本篇的主角—Zach Collins
身高7-0 臂展7-1 體重230磅,選秀前就以進攻技巧多元為主,身為一個七呎大個子,投籃手腕意外的柔軟,可以在低位單打後轉身鉤射,也能在高位接應後中距離跳投,其射程甚至能拉到三分線外,雖然大學時期樣本數不高(平均出手不到一次),但有著高達48%的命中率,是當時講求球場空間下最適合的長人之一;防守部分靠著站位以及不俗的摸高能力,搭配精準的判斷時機,能在禁區中屢屢送出精彩的火鍋,當然,相對瘦弱的身材讓他在對抗性上表現較差,橫移速度對上一般前鋒還能跟得上,但遇到換防後的後衛容易被速度過掉。整體而言,雖然無法成為在攻防兩端主宰禁區的球員,但絕對能夠成為稱職的綠葉,輔佐紅花的先發球員。
進入聯盟第一年,由於隊上前場人手相對充足,因此沒有獲得大量的上場時間,從板凳出發平均上場15.8分鐘,貢獻4.4分 3.3籃板 0.5阻攻,由於擁有一定的外線能力,拓荒者大部分會讓他與一個沒有外線的大個子(如Ed Davis)一起上場,進攻時Collins負責外線發砲,另一個負責進攻上的掩護、衝搶進攻籃板;防守上Collins的移動能力得以擔任協防角色,另一個傳統長人負責抓下保護籃板、蓋火鍋。
第二年雖然同樣隊上前場人手充足,同樣從板凳出發平均上場17.6分鐘,上場時間並沒有增加太多,但整體數據有所進步,貢獻6.6分 4.2籃板 0.9阻攻,尤其是防守端,在Ed Davis離開後,如同回到大學時期,Collins更多時間是在禁區擔任守護神的角色,擔任最後一道防線,儘管對抗性仍然不足,但精準的封阻仍讓進攻者無法輕易肆虐禁區。進入季後賽後,由於Jusuf Nurkic受傷,Collins的防守責任更加重要,幾次關鍵的防守,從結果論來看都是足以左右戰局的影響,季後賽表現不俗也讓教練團頗為滿意, 19-20球季在Nurkic傷癒歸隊前,Collins確定將以先發姿態上場,成了球團重點培養的未來戰力

只不過在一切前途似錦的情況下,一次的受傷就此改變他的命運
只不過打到第三場比賽,Collins就在比賽中撞傷左肩,造成左肩脫臼,醫生評估需要休養3~4個月,好不容易預期的歸隊時間接近時,又碰上新型冠狀病毒的侵擾,大規模的疫情造成NBA停賽,因此Collins就只好一路休息至NBA復賽。復賽後的拓荒者努力爭取晉級季後賽,歸隊的Collins也場場先發,最終拓荒者在最後一刻搶下前進附加賽的門票,只是在附加賽對灰熊時,Collins開賽不到八分鐘,又扭到左腳踝而退場,最終檢查結果必須接受手術等於提前宣告球季結束,而且這一躺,就是一個賽季,也就是說下一個賽季提前報銷,這也讓他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