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投手大谷翔平對戰義大利的決勝武器?日媒:從三壘投進來的「橫掃魔球」(魔球スイーパー)

「這到底是什麼巫術?球竟然可以從這一邊打擊區飛到另一邊!」為了取得WBC 4強門票,日本武士隊推出大谷翔平擔任8強賽對義大利的先發投手,《讀賣新聞》分析他的決勝武器將是「魔球スイーパー」。什麼是「橫掃魔球」?為什麼會成為大聯盟的新顯學?

作者:張尤金

a7610242

尤金大師、JK47兩位,是全網站我最信服的作者,深入淺出又讓人長知識!

張尤金

感謝您的謬讚,不敢當,歡迎您一起加入運動視界專欄作家的行列哦!

a7610242

沒厲害到能寫文章分析 😅

一如預期,WBC日本武士隊監督栗山英樹今天(3月15日)宣布,將由大谷翔平擔任明天(3月16日)八強賽對義大利的先發投手。

延伸閱讀:大谷翔平首戰中國!解讀日本武士隊「上駟對下駟」的背後盤算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twitter.com/MLBJapan

號稱史上最強、投打戰力鼎盛的日本武士隊,對上A組第二名的義大利隊,栗山監督完全沒有掉以輕心。為了確保順利取得進軍四強的門票,他預告達比修將在牛棚待命。

至於什麼是「投手大谷」明天最有可能的決勝球種?極速超過100 mph的速球?惡魔指叉?日媒「讀賣新聞」的答案是「魔球スイーパー」(sweeper)。

什麼是「sweeper」?簡言之,這是滑球的一種,在光譜上屬於水平位移更大、垂直位移相對較小的變種滑球。若從右投手的視角,這是由右至左橫掃而過的水平位移,故稱為「sweeper」。

圖片來源:MLB.com

「Sweeper」不是新球種,早在1970年代就有以「滑曲球」(slurve)稱之,近年來洋基球團內部則稱為「whirly」,伴隨近年來更多進階數據資料加上新技術,推升「球種設計」的加速化。什麼樣的握法與投球機制,能更有效率地增加投球轉速與位移,進而提高打者的揮空率?利用數據分析、影像分析、運動力學,大聯盟球團加速了新球種的催生。曾在效力太空人期間習得「sweeper」的投手Brooks Raley說: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許多資訊足以證明,投球的平行位移愈大,將造成更多揮空、更多三振。」

「我認為這就是棒球比賽與時俱進的過程,特別是當打者開始優化好球帶偏高與偏低球路的打擊能力時,你會發現有更多投手開始攻左右兩邊(亦即內外角)。」

在「sweeper」進化的過程中,Corey Kluber、Blake Treinen扮演關鍵的角色:

尤其是Treinen,看看下面這顆滑球的橫向位移有多誇張:

有國內媒體將「sweeper」翻譯作「掃地球」,這是從「sweep」這個單字直譯而來,但很顯然「橫掃球」更精準,傳神表達橫向位移巨大、從本壘板上方橫掃而過的意象。

至於「讀賣新聞」認為「橫掃魔球」將成為大谷八強賽對義大利的決勝球種,原因為何?主要在於對方打線的適應問題。

請繼續往下閱讀

短期棒球賽事固然實力至上,但投手能否以出奇制勝的球種或投球機制,製造對方打線的適應困難,往往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效果。對照大聯盟漫長賽季增加投打反覆對戰的機會,完整的球探報告、數據與影片分析則加速打者對投手的適應能力,甚至還能進一步偷暗號、抓包投手的投球小動作;相形之下,短期國際賽事中,投打雙方不論交手紀錄、數據及影片資料都不若大聯盟多,因此出奇制勝的效果會更好,有效的球種甚至值得投手一投再投,因為你不必考慮短期內雙方再度對壘的可能性。

回顧大谷在B組預賽「投打二刀流」的精彩表現:

大谷上一場對中國隊主投的比賽就是一例。中國打線幾乎沒遭遇過橫向位移如此巨大的「橫掃滑球」,就連效力日職福岡軟銀鷹隊的第三棒真砂勇介也吃足苦頭。真砂在一局上半首打席對戰大谷,大谷第一球直朝打者肩膀而來,真砂本能向後閃躲,但球卻急遽轉進好球帶。如下圖,MLB官網的Gameday將這一球直接認定為「橫掃球」,而非傳統的滑球:

下面影片是大谷在四局上以外角滑球對真砂拿下三振: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