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3/17

你不是沒才華,只是少了「演什麼像什麼」的企圖心

強大的企圖心能讓你「演什麼像什麼」,你不一定能在運動場上拿到第一名,但你絕對可以對得起自己的態度,在追尋夢想上展現出第一名的企圖心去盡情揮灑,也夾帶這股氣勢去改變、體驗人生、闖天下,在企圖心中找到生命的光彩與溫度,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教練說:你才做那麼一點點,算什麼企圖心。選手心想,我做很多了,什麼才一點點,有沒有搞錯。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選手說:我明明就有努力,為什麼教練一直說我沒有企圖心。

 

也許你真的有,也可能沒有。可能是誤會,也可能不是誤會。但很明顯的,選手想的企圖心跟教練想的很不一樣。

 

請繼續往下閱讀

企圖心指的是你有「多在乎」「這件事」,而多在乎指的是行動力的品質,也就是結果能做到多好,多令自己和他人滿意的程度。這件事指的是對目標的渴望,從敢不敢設定大目標就能看出企圖心的態度,設定越大的目標也意味著付出要越多。整件事從確定目標,到執行目標的事前準備和規劃,以及後續問題的處理和最終結果的品質控管,這些付出都是企圖心的展現。

 

以下將企圖心的展現分成對目標的渴望與行動力品質的展現來說明。

  • 對目標的渴望:
  1. 角色和能力:從自己現在的能力,還能多做些什麼,或多達成什麼目標才算是有展現出企圖心。假如你選上世青代表隊,將目標擺在全中運第一名。看似第一名很具有企圖心,其實你完全忽略掉你的角色是代表國家,國家希望你挺身而出為國爭光,而不是還將眼光放在台灣,沒格局的企圖心就談不上企圖心你自以為的目標很有企圖心其實完全沒有企圖心,所以目標設定一定要考慮到你所處的「角色和位置」
  2. 付出努力:目標大小決定將付出多少努力來完成這件事,也就是你敢多壓榨自己來完成這件事,就說明你有多大的企圖心。正如訓練時你能承受住多大強度、能持續多久、能榨出多少成果,這些訓練狀態和紀錄都能清清楚楚地展現出你所說的企圖心
  3. 機會成本:當選擇接受這些挑戰時,也意味著犧牲其他活動/娛樂的機會。但與其說犧牲,倒不如說更喜歡這件事的價值或是認定這件事更重要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4. 目標價值:當自己設定具企圖心的目標時,看到的不是能不能達標才來做這件事,而是更深層的看到自己的目標價值。例如目標是第一名,那麼要問自己為什麼要成為第一名?因為第一名彰顯的是才華出眾與努力態度的價值,而自己就想要成為這樣有價值的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 行動力的品質:
  1. 做事效率:在單位時間內取得多大的進展也跟展現企圖心有密切關係。有些選手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這就會給人你沒有真的想要的企圖心。能夠越快把事情做好,在企圖心的行動力上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2. 訓練自律:當企圖心夠大,目標夠大時,就更需要分配時間到每天的努力上才有機會去達成。每天花固定的時間去做好這件事就成了完成這件事必要的生活態度。因此自律並非被強迫去做,而是更清楚知道做什麼對達成目標有什麼幫助就自然而然去做,是目標導向的積極行動力,也是展現企圖心的品質保證。
  3. 堅持到底:當你訓練很累時,你是累了就放掉,還是累了再撐一下,或者是累到撐不住才結束訓練。你忍受不住的是訓練的苦,還是忍受不了沒有達成自己設定目標的苦。有時身體的疼痛是短暫的,而輸給自己的疼痛可能是一輩子的,而企圖心正是要積極做「不後悔的準備」。
  4. 展現態度:每個行動力都能感受到背後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執行。用積極還是消極的方式?用樂觀還是悲觀的方式?企圖心說明我不只這樣,我還可以更好。每次做事都有期待,積極進步讓自己蛻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不是做完該做的事並對做這件事沒有任何期待。我不只這樣成了企圖心的寫照,也讓自己更有心經營自己變成想要的樣子。

 

你不見得很清楚知道教練要的企圖心是什麼,但教練要給你的企圖心就是培養你看得到自己價值、幫助你經得起風雨、翻倍人生的企圖心。教練想給的、想培養你的、想看你展現的企圖心比你想的多很多。強大的企圖心能讓你「演什麼像什麼」,你不一定能在運動場上拿到第一名,但你絕對可以對得起自己的態度,在追尋夢想上展現出第一名的企圖心去盡情揮灑,也夾帶這股氣勢去改變、體驗人生、闖天下,在企圖心中找到生命的光彩與溫度,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