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局下半,0:0,一人出局,一壘有人」,打者發動「突襲短打」的討論
2023年3月16日WBC棒球經典賽八強賽,由義大利隊出戰日本隊。三局下半,兩隊戰成0:0平手。名場面發生在三局下半一人出局日本隊進攻,此時一壘有跑壘員近藤健介,此時輪到第三棒大谷翔平打擊,面對投手的第一顆球,隨即擺出短棒點向三壘,此時投手 LaSorsa 發生傳球失誤,不僅讓大谷翔平安全上壘,也讓跑壘員近藤健介一口氣攻占上三壘,形成一三壘有人的場面,最後再靠著吉田正尚的滾地球和岡本和真的全壘打,攻下大局,氣勢大增,成為本場關鍵(如影片中02:50)。
本文將探討大谷翔平面對一壘有人,採取突襲短打思維為何?特別是針對義大利擺出「大谷式防守佈陣」時,他上場前的攻擊思維為何?
何謂「突襲短打」討論?其使用時機與特色為何?
突襲短打 (英:safety bunt / drag bunt;日:セーフティバント ),俗稱「偷點」。此戰術為短打的種類之一,但與一般犧牲觸擊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以追求自己上壘為主,將球擊成滾地球方式呈現,並利用防守球員必須趨前接傳的時間差上壘。常會用在破壞佈陣,或比賽後半段,採用的一種上壘方式,且無論壘上是否有跑壘員,都可以使用。本文將著重在破壞佈陣採取突襲短打策略為主。

圖片來源:修改至 ELTA體育1台
大谷翔平進行突襲短打攻擊思維:
突襲短打通常會發生在三種情況:內野守備極端佈陣; 守備球員步法不順、臂力不佳或比賽後半段,兩隊僵持不下時,詳細解說內文可 參閱介紹突襲短打的文章,本文將直接針對內野守備極端佈陣案例進行分析。
(一) 拋開自我,球隊勝利至上的思維:就算是中心棒次也還是必須要有觸擊的能力,除了可以提升面對極端佈陣的應對之外,主要仍著重在「幫助球隊勝利」上的貢獻。
打擊手感火燙的大谷翔平在接受採訪時特別提到「上場進攻時,必須完全拋開自我,清楚該如何協助球隊贏球為主」,就算是很會打全壘打的左打怪傑大谷翔平,在兩隊陷入僵局時,還是拋開自尊,以協助球隊贏球為主要思維。

圖片來源:截圖至ELTA體育1台
(二) 風險規避,和高報酬的思考:大谷翔平針對當下場面,進行風險規避,做出高報酬的思考和選擇,貢獻自我。
所謂大谷翔平提到的風險規避,進一步表示為「面對佈陣,若還執意選擇拉打擊出野手正面,容易製造出被接捕球的機會,造成出局」,因此上場時看到三壘區域有大空檔時,即選擇向三壘進行突襲短打,讓一壘跑壘員推進,並且自己也有機會上壘為目標。
再換個角度思考,若大谷翔平一上場即採取單一作戰法,如直接揮擊,或擺出球棒觸擊短打,則容易再影響防守端的布陣。義大利隊總教練 Piazza 賽後表示「針對投手下丘防守部分比較不擔心,但大谷翔平確實是位好的選手,能夠用突破佈陣的思維去攻擊」。

圖片來源:修改至 ELTA體育1台
(三) 兩隊僵持不下時,突襲短打的破壞性:當兩隊比數陷入僵局時,打者會依據自身的擊球狀態和對方投手的狀況,或守備佈陣,採行追求上壘的一種攻擊策略,通常都是由教練視選手能力,或是選手自行判斷執行,若執行成功,將會助於提升球隊士氣。本役以結果論來說,間接造成後續的四分大局產生。
此外,左打者執行突襲短打的優勢:
(一) 左打進行突襲短打有先天優勢:比起右打者來說,左打者更較容易將球點向三壘,而距離一壘更縮短,因此將更有機會安全上壘。
(二)避免展現突襲短打企圖:一般來說,防守端遇到稍有腳程的左打者,都會留意突襲短打的發生。因此打者在準備動作時,避免產生突襲短打的企圖,以腳尖平行,或是按照原本的攻擊姿勢為主,避免右腳向外踩的動作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