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來就打速戰速決:
雖然江坤宇打擊樣本數有14個打席,但江坤宇只面對了38個球。而前文提到的林立,在17個打席中面對了72個球,林立平均每打席面對4.2個球。但江坤宇平均每個打席只面對2.7個球,甚至有8次打擊是攻擊投手投進好球帶的第一顆球,可說是出棒相當積極果決,球來就打速戰速決。
這也反映在Z-Swing%的數據上,江坤宇的Z-Swing%是71.4%,雖然低於於林立的83.3%,但也高於大聯盟平均的65%。而在本站另外一位作者「拉拔愛比賽」所撰寫的《預賽打擊的驚奇,強打游擊的潛力,攻守俱佳江坤宇!》一文中,也提到江坤宇本屆賽次的Hard Hit(強勁擊球,擊球初速超過95mp)次數為5次,僅次於張育成。球來就打、出棒果決、擊球強勁,由此也可以觀察到江坤宇在本屆賽會揮棒擊球的感覺狀況相當良好。
寶劍出鞘必有所獲:
相信讀者看到江坤宇的本壘板紀律數據後,一定都跟筆者一樣覺得江坤宇不只是小可怕,而是「太可怕」!江坤宇的Contact%(揮擊擊中率),包含Z-Contact%(好球擊中率)、O-Contact%(壞球擊中率)都是100%。相對也代表江坤宇在本屆賽會的SwStr%(揮空率)是0%。江坤宇在19次揮棒中,沒有任何一次是揮棒落空的,共有13次把球打進場內,包含了4支安打與1高飛犧牲打。
而江坤宇在這次賽會中的O-Swing%(壞球揮擊率)已經是水準以上的23.5%,在17個沒進好球帶的球裡面只揮擊了4次,但根據Gameday逐球去回顧,其中在面對荷蘭隊第五局下半Sulbaran的那個打席中,因為裁判撿了第一個非常偏離好球帶外側的球,又接連丟了兩個差不多同樣外側的球,也導致江坤宇必須放大好球帶去破壞這兩顆球,否則江坤宇的O-Swing%應該會更低。



【王威晨】

「台灣隊長」王威晨從2018年開始,已經連續五個賽季單季打擊率突破三成。2019~2022連續四季榮獲三壘金手套的殊榮,2020~2022連續三季榮獲最佳九人三壘手,也是目前國內職棒最好的三壘手。而前一次穿上國家隊戰袍是在2019的世界棒球十二強賽,在該屆賽會中,王威晨出賽七場,都擔任了先發三壘手,總計25個打數中擊出7支安打名列全隊第1,並獲選為大會明星三壘手。
在國內、國際賽都有實戰成績的王威晨,也被眾多球迷認為屬於大賽型選手。但本屆賽會比較可惜的是因為旅外內野手眾多,而且狀況都非常好,因此王威晨在這次WBC經典賽中只能替補出陣,僅有三次打擊的機會。王威晨本屆賽會的打擊成績如下:
PA | AB | H | HR | R | RBI | BB | SO | AVG | OBP | SLG | OPS |
3 | 3 | 1 | 0 | 1 | 0 | 0 | 1 | .333 | .333 | .333 | .666 |
若從筆者逐打席紀錄所計算的本壘板紀律(Plate Discipline)資料來看,觀察出王威晨在本屆賽會打擊的幾個重點:
王威晨的本壘板紀律(Plate Discipline)資料 | |||
項目 | 定義 | 百分比 | 2002~2022大聯盟平均 |
Zone% | 好球率 | 60.0% | 約45% |
Swing% | 揮擊率 | 80.0% | 約46% |
Z-Swing% | 好球帶揮擊率 | 88.9% | 約65% |
O-Swing% | 壞球揮擊率 | 80.0% | 約30% |
Contact% | 揮擊擊中率 | 91.7% | 約80% |
SwStr% | 揮空率 | 6.7% | 約9.5% |
Z-Contact% | 好球擊中率 | 87.5% | 約87% |
O-Contact% | 壞球擊中率 | 100.0% | 約66% |
小鐵
但2013鳥谷敬那個盜壘,當時中華隊的捕手是高志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