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3/19

運動短影片當道: 從韓劇《黑暗榮耀》、看到東京閃耀的林襄

短影片在這波數年眼球式經濟,早早站上了浪頭。相對於許多運動名人,林襄儼然是這波運動短影片、跨領域佼佼者;她擁有舞技、甜美笑容與好身材,最重要是她透過在地與全球社群媒體放送,成功行銷出自己。

作者:yiche28

 

現在還沒看過短影片的人,應該是稀有生物。

請繼續往下閱讀

 

短影片當道、揭露當代的個體與社會性端的關係依附

時下短影片當道,無論是IG的shorts、YT的reels、或是本來就很火熱的TikTok,只要您有手機上網,每天就會看到非常多、不同類型短影片,這些幾秒鐘到1分多鐘不等的影音內容,就是在短時間內的show off,讓視聽者馬上看到重點。

短影片根本反應後現代社會特性,包括小眾化、速食性、秀異與多重注意力,透過社群媒體為介面、多點在地到全球放送,無論有料、無料、或是否有真本事,都不擔心沒人來關注。

終究,這是個寂寞又熱鬧的世界,我們都希望寂寞得到暫時的出口,一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在《東京人》所揭示的:住在東京的人,都是沒有故鄉的人,這是個喧囂的、看似安穩的時代,但你我都各自孤獨。

近日當紅韓劇《黑暗榮耀》引起話題,也同樣再度確認人類身處現世,個體與社會性彼此依附的事實;劇中無論是女一「文同珢」宋慧喬再怎麼想復仇、或是女二「朴涎鎮」林智妍再怎麼不想被復仇,他們的小圈圈社會內、仍舊有著彼此扶持(或捅刀)的親友與夥伴:如果沒有那些大媽、醫生男友、奇怪的母親們、腦殘或心機重的閨密、或是長得有點像老的玄彬,加上許許多多的綠葉配角,這個劇不會那麼有深廣度;也無法持續產生吸引人觀賞的故事張力。

請繼續往下閱讀

是的,在我們不斷重複確認、與相信的理感性意識下,您我是活在一個社會人際網絡交織的動態世界,這不是魯賓遜漂流記,更不是他媽的多元宇宙-盡管我們有些人是那麼的相信與渴望擁有。

 

運動短影片效應、市場性: 林襄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上述論述合理,那短影片顯然是個體與世界,目前最明確的連結利器。

以筆者喜歡打籃球來說,我樂於看籃球相關消息。有時滑著手機,看著全球運動影音製作者,有一些非常不錯籃球技巧作品上傳,如怎麼華麗運球、如何進攻、甚至灌籃,包括做出一些很不可思議的動作。

之前Curry從很遠全場投進籃框,雖然後來證明是後製,但也得到極高的聲量。

 

撇開連結、秀異的心理觀點,資本主義下,我們往往會考慮更多的可能,比方說市場或變現性,這就牽涉到:“Do we need the beef? If yes, where is the beef?”

林襄儼然是這波運動影片中的牛肉,不,佼佼者。她擁有舞技、甜美的笑容與好身材,最重要是她透過社群媒體放送,成功行銷了自己。

筆者前一陣子本來有透過網路,可以買到WBC棒球經典賽的門票,對方與我透過網路聯繫,為了希望我跟她買票,還特別跟我說可以看到啦啦隊,我回說:「哥不是要去看啦啦隊,哥是想看比賽、寫比賽。」結果她留言回說:「我以為所有男生都是去看啦啦隊的。」

(好吧,陶帥承認,如果啦啦隊就在我面前跳,那為什麼不看?哥有付錢呀。)

無論如何,就林襄這陣子曝光程度與相關影新作品,很多都是透過所謂的短片放送出來,可能是透過shorts、reels到YT,但也有部分是透過網友(如FB上去直播或錄製後貼文),在整個主客體看來,我不清楚林襄寂不寂寞,但肯定粉絲們是開心的。林襄透過短片滿足了粉絲的渴望,而其中創造出嚇死人高流量,連日本最後也邀請她到東京走秀,說明正確的人配合短影片,可以創造原子彈般的威力。

跟上短影片風 try it.

在地到全球的運動元素、結合影音,特別是短影片的趨勢力道依舊強勁,從素人籃球技巧展演、Curry等名人的秀異、或是我們自身在地跨運動與綜藝的林襄,在在揭示了短影片當道的威力。

事實上,短影片跟過去我們素描、傳統相機、到現在手機自拍殊途同歸,關鍵是自我是否認同或喜歡,體認其中相關意義與價值性,可能是關鍵。

 

文末陶帥實驗性與東華大學的學生合作,製作個短影片,請讀者參考指正,也請多多關注陶帥運動talk,下次再聊囉。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