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3/20

《林秒出手》造就林書豪狂飆來台新高38分的三大秘訣:善用拋投、放慢擋拆步調、得分後衛實驗

即便對手已經跟防到三分線外,依然被他繳出三分球11投6中的高水準發揮。然而,除了狀況絕佳外,林書豪與教練團在進攻端的調整,也都是造就這場飆分秀的原因。

作者:EdotTdot_4

不得不說林書豪面對桃園璞園領航猿,似乎特別有心得,繼月初交手時貢獻26分14籃板5助攻3抄截,助隊以30分差獲勝,昨天再度作客桃園,又在第三節飆進5顆三分球,幫助高雄17直播鋼鐵人逆轉比分,就此揚長而去。林書豪全場則攻下賽季新高的38分,只差一分就能追平P. LEAGUE+(以下簡稱PLG)本土球員單場得分紀錄

光以「火燙」似乎不足以形容林書豪的手感,此役他在外線的多次嘗試,幾乎都是在對位情況下高難度出手,或有時間壓力下的拆彈,即便對手已經跟防到三分線外,依然被他繳出三分球11投6中的高水準發揮。然而,除了狀況絕佳外,林書豪與教練團在進攻端的調整,也都是造就這場飆分秀的原因。

請繼續往下閱讀

 

善用拋投、放慢擋拆步調 拆解領航猿團隊防守

首先來談談領航猿的防守佈署。儘管上次交手,領航猿針對他採取口香糖式盯人防守,不讓林書豪輕易接球,成效十分良好,有效削弱他的威脅性,但領航猿此戰並沒有延續極具侵略性的防守策略,而是回歸一般防守應對。

領航猿一方面可能是想要避免後衛群在防守端過度消耗體能,以致進攻端體力不濟。前次交手僅有施晉堯一名後衛投籃命中率達到五成,其餘領航猿後衛連三成都不到。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則可能和此役球隊團隊犯規累積速度太快有關,前三節幾乎都在該節中段即進入加罰狀態。對比上次兩隊碰頭,領航猿前三節團犯都沒達到加罰門檻。為了阻止林書豪持球,防守者勢必得運用更多高強度的肢體接觸,自然提升被吹判犯規的機會。在加罰狀態下,就有可能送林書豪上罰球線,有鑑於林書豪賽前罰球命中率約85%,太頻繁對他犯規只是免費送分而已。

 

讓林書豪正常接球,意味著領航猿的協防和輪轉機動性將會受到考驗。就像上次交手一樣,領航猿此戰的協防意識和禁區關門的速度都不錯,林書豪往往帶球到大白點附近就會被迫停球或傳球,鮮少有機會直闖籃下。但經過上次的對壘,林書豪已經對領航猿的協防策略有所掌握,做出一些相對應的調整,把握二線防守者補位的時間差提前拋投,此戰他拋投出手4次命中3球。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林書豪似乎也有觀察到領航猿通常只在邊線的Side P&R會對他祭出包夾,當他在弧頂發動High P&R,領航猿更傾向採用Hedge & Recover或直接換防。因此林書豪此戰在繞過擋拆掩體後,不會立刻全拍加速切入,而是會將節奏緩一緩,待掩體下滑帶開協防後,再拉出來單打,有時還可藉此得到錯位打點對方大個子的機會。

 

得分後衛實驗繼續 林書豪打出高效率

除了個人的調整外,鋼鐵人教練團的調度,同樣是林書豪上演飆分秀的原因之一。繼上一戰安排林書豪擔任二號位,收到良好成效,此戰鋼鐵人故技重施,雖然林書豪名義上是先發控衛,但比賽中他有不少時間其實是擔任得分後衛。

由其他隊友帶球過半場,使林書豪不必從後場就面臨壓迫,減輕他所遭受的防守壓力。再者,過去主打控衛時,來到前半場後,幾乎都要藉由擋拆才能擺脫防守,打法相對單調。不然就是將球先傳給隊友,繞過重重掩護才能把球拿回來,浪費寶貴的進攻時間。但改打得分後衛之後,林書豪可以在前場45°角或弧頂位置接球,在未下球狀態下,他可以有更多選擇,提升持球攻擊的多元性。

林書豪主打位置 出賽場數 平均得分 2P% 3P% 平均三分球命中數
控球後衛 4 23.0 42.6% 28.6% 1.5
得分後衛 2 32.0 63.6% 53.0% 4.5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